作者:刘根生 来源:光明日报 发布时间:2011-9-30 10:49:58
选择字号:
光明日报:科学研究要经得起失败
 
2011年度“拉斯克奖”颁奖典礼于北京时间9月24日凌晨在纽约隆重举行。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员屠呦呦登上了领奖台:因为发现青蒿素——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数百万人的生命。这也是“拉斯克奖”设立65年来,首次授予中国科学家。
 
在长达50多年的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中,屠呦呦最为突出的贡献,就是带领课题组在发现青蒿素的道路上写下了“浓浓一笔”。拉斯克临床医学奖向来有“诺贝尔奖风向标”之称,屠呦呦获此殊荣,许多人禁不住又想到一个老问题:我们离诺贝尔奖还有多远?屠呦呦若真能突破“一步之遥”,当然是件天大好事。但我们在为此期待的同时,更应该通过她的经历,再次思考“失败是常态”这样一个科学研究的常识问题。
 
几年前,中山大学朱熹平教授和清华大学兼职教授曹怀东因彻底证明国际数学界百年重大难题——庞加莱猜想,备受人们关注。当有人问朱熹平教授成功秘诀时,他说:“把失败看成常态,把成功当作偶然。”他还说,在攀登庞加莱猜想这一高峰途中,团队经历了无数次失败与失望,有时想到了新的论证思路,却不敢动手去做,因为每次论证可能有百分之七八十的几率是失败的,“常常感到颠覆性的挫败,甚至会怀疑自己的选择”。报道称,屠呦呦带领课题组历经5年190多次失败,才提取出抗疟效果100%的青蒿素。屠呦呦获“拉斯克奖”也再次证明,在重大科学发现中“失败是常态”。
 
科学研究是探索和创造,可以说,失败具有天然合理性。如果怕失败,就只能原地不动。从这个意义上讲,失败自有其价值。每次失败都是在告诉我们“此路不通”,当另觅新途。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一想到可能的失败就轻易放弃。相对于失败次数而言,每次成功也只能算是“偶然得之”。这就要求科研工作者能超越功利,以人生追求、内在情怀、个人兴趣等内在价值为主导,而不是被晋升、待遇、荣誉等外在利益牵着鼻子走。
 
然而,如今在科研领域中,有几人还能真正“把失败看成常态”?片面追求高成功率,几乎已成当今科研领域一个通病。在科技项目评审中,常常也是“风险,一票否决”。这样的结果便是,科研大多以跟踪发展为主,漠视自主创新。现在考核和评价体系往往以成败论英雄,也逼得不少人低层次重复、干小儿科,以保住自己位置。
 
因此,“把失败看成常态”,不仅需要科研工作者超越外在利益,更应为科研工作者“耐得住寂寞,经得起失败”提高制度保障。《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已指明了方向:改进科技评价和奖励方式,完善以创新和质量为导向的科研评价办法,克服考核过度量化倾向,以利于科技人员潜心研究和创新。我们应当在各方面把这些工作切实做实做细,使科研工作者能更加自由地潜心于创造性研究,推动我国科学技术研究取得更多突破性进展。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银河系发现巨大黑洞 史上最亮伽马射线暴来自一颗坍缩的恒星
中国天眼揭秘宇宙“随机烟花” 导师:年年审毕业论文,总有这些问题!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