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计红梅 甘晓 来源: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11-7-19 8:09:42
选择字号:
龙乐豪院士:航天飞机开始就是错的
独家专访战略导弹与运载火箭技术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龙乐豪

 

7月20日,美国“亚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将结束12天的太空旅程返回地面,30年零3个月的航天飞机时代将由此结束。
 
航天飞机在载人航天的发展历程中意味着什么?对于这一技术路线应当怎样评价?航天飞机时代的结束,对美国来说意味着什么?“后航天飞机”时代,载人航天领域的竞争格局将会发生怎样的变化,未来人类的太空探索之旅又将如何展开?
 
带着这些问题,《科学时报》记者独家专访了我国战略导弹与运载火箭技术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龙乐豪。
 
龙乐豪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运载火箭系列总设计师,国家月球探测工程副总设计师
 
“从开始就是错的”
 
“航天飞机路线的选择从一开始就是个错误,它是理想与现实脱节的产物。”对于航天飞机的诞生,龙乐豪开门见山地作了这样的评价。
 
在龙乐豪看来,航天飞机是美苏争霸的结果,也是“冷战”时期的一个缩影。
 
1957年,苏联率先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1961年又把第一名宇航员送上太空。美国紧随其后推出了“阿波罗登月计划”。之后,苏联加快了“联盟”号系列载人飞船和“进步”号系列货运飞船的研发,实现了低地球轨道的长期载人空间科学实验,极大地刺激了美国宇航界。
 
不甘人后的美国人另辟蹊径,提出建造一种可重复使用的航天运载工具计划。美国航空航天局经过多方面的权衡后,最终选择了可部分重复使用、实现天地往返的航天飞机方案。
 
对于这一前所未有的载人飞行器,雄心勃勃的美国人设定的目标是:至少重复使用100次,成本降低到原来的四分之一到二分之一。
 
然而,30年过去了,这两项目标均没有实现。“挑战者”号和“哥伦比亚”号的相继失事深深刺痛了美国人的心,而每次发射至少5亿美元的成本开销,也让这个头号经济强国有些吃不消。
 
为何事实与初衷背道而驰?究其原因,龙乐豪的解释是,“航天飞机的设计一味追求先进,完全脱离了人类目前所能掌握的制造工艺技术水平。” “宫廷化的技术就像宝塔尖一样,脱离了现实。”
 
而在龙乐豪看来,航天飞机最失败的一点,莫过于“没有体现以人为本、没有把安全性、可靠性放在第一位”。
 
与其他航天器不同,航天飞机在设计中没有考虑宇航员的逃生通道。一旦出现问题,宇航员就会失去逃生机会。
 
“这是一个重大的战略失误!”从事了一辈子航天技术研究的龙乐豪反复强调。
 
安全性和经济性的问题,使得航天飞机退出历史舞台成为必然。
 
“理性的回归”
 
1988年11月15日,苏联“暴风雪”号航天飞机从拜科努尔航天中心首次发射升空,在太空遨游三小时后安全返航,完成了一次无人驾驶的试验飞行。
 
之后,这一项目却由于种种原因最终夭折。
 
2001年,龙乐豪前往苏联位于哈萨克斯坦境内的拜克努尔发射场参观时,看到当年精心研制的“暴风雪”号竟然被毫不珍惜地废弃在荒野上,不禁感到十分痛心。
 
不过龙乐豪认为,正是该项目的停止,让苏联没有犯下与美国同样的错误。
 
1981年,“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的成功升空,开辟了美国航天飞机时代的新天地。作为迄今为止人类建造的最为复杂的机器,航天飞机的贡献毋庸置疑。多年以来,航天飞机的实际发射成功率达到了98.5%,这是许多一次性运载火箭都无法企及的目标。
 
与此同时,航天飞机也拉动了美国科技和经济的发展。材料、冶金、零部件、加工设备、生命保障系统等大型基础性工业由此取得了长足进展。
 
“然而,事实证明,在载人航天这条道路上,美国人凭借航天飞机拥有了30年的辉煌,但笑到最后的是俄罗斯人。”龙乐豪说。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继续沿着“宇宙飞船”的战略发展。虽然不能重复使用,但和航天飞机相比,宇宙飞船的安全性更高、造价更低。在美国的航天飞机全部退役之后,除中国外,包括美国在内的其他国家,将不得不以高价向俄罗斯购入宇宙飞船座位,本国航天员才能踏足国际太空站。
 
尽管如此,在龙乐豪看来,航天飞机的退役对美国是件好事。“经过30年的辉煌,美国航天计划终于回归到正常的轨道,也回归到历史本来的起点。”
 
对于航天飞机时代的结束,龙乐豪认为,它意味着一个阶段的终止,但也意味着一个更高起点的开始。
 
“从两强争霸到群雄逐鹿”
 
“亚特兰蒂斯”号退役之后,载人航天领域竞争格局将会发生怎样的变化?俄罗斯是否会从此独霸一方?
 
“这不可能,美国人是不会认输的。”龙乐豪解答了《科学时报》记者的疑问。他认为:“美国现在的‘缩’是为了今后更好的‘张’。”
 
据他预测,航天飞机退役之后,俄罗斯会暂时独霸航天领域,“但时间不会太长,估计也就5年左右”。之后,美国下一代载人飞行器就会横空出世。
 
据介绍,美国现正在研制新一代载人飞船“猎户座”乘员探索飞行器,并计划在2015年以后投入使用。“重返月球”对他们而言不再有吸引力,小行星甚至更远的火星才是他们的目标。
 
除此之外,继美国和俄罗斯之后,中国已成为载人航天领域第三大国。在这一领域,日本、欧洲等国也拥有相当强的实力,连印度也在积累实力,跃跃欲试。
 
“因此,载人航天领域将由两强争霸,逐步走向群雄逐鹿的局面。”龙乐豪说。
 
去年,包括龙乐豪在内的八名院士联名向国家建议,对我国载人登月深空探测进行综合论证。据龙乐豪透露,该建议受到了中央最高领导的重视,目前已经进入论证环节。
 
我国载人航天战略也以发展宇宙飞船为主,并正在紧锣密鼓地一步步实现载人航天计划——2030年以前把月球探测作为深空探测的起点,进行包括火星在内的无人深空探测;2030年以后,会实施更高层次无人或有人的深空探测。
 
龙乐豪向《科学时报》记者再三强调,中国航天战略发展的原则是:安全第一、可靠为要、经济至上。“航天技术的发展必须要有可持续性,既要为政治服务,也要为社会经济服务。”
 
作为一名老航天人,龙乐豪提醒要时刻谨记美国的教训:“美国的航天飞机之所以进入历史博物馆,也是由于脱离现实、离老百姓太远,没有人用得起。我们技术含量可以没有那么高,但我们必须稳扎稳打,花了老百姓一分钱,就要干一分事!”
 
随着航天飞机的退役,美国政府在航天领域唱“独角戏”的时代也宣告结束。在航天飞机时代,美国政府就已然在鼓励各类私人公司建造和发射其他航天器。在“后航天飞机”时代,私营航天企业将成为美国载人航天的主角。
 
那么,中国距离民营企业涉足航天领域还有多远?
 
龙乐豪认为,未来十几年之内都不太可能实现。一方面,美国民营企业拥有尖端的技术,能够承担太空探索的任务;另一方面,美国军技民用的管理体制也更加成熟。
 
“美国的发展路径表明,航天事业由政府主导向民营转型是一个趋势,我们也应该向这个方向发展。”龙乐豪建议,我国现在就应该鼓励民营企业在一定范围内涉足航天事业。
 
“不过,在这方面,理顺目前的管理体制可能是关键的一步。”龙乐豪说。
 
《科学时报》 (2011-07-19 A1 要闻)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银河系发现巨大黑洞 史上最亮伽马射线暴来自一颗坍缩的恒星
中国天眼揭秘宇宙“随机烟花” 导师:年年审毕业论文,总有这些问题!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