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北京晚报 发布时间:2011-6-28 9:37:35
选择字号:
《杨振宁传》出版 杨振宁首次正面回应与翁帆婚姻


杨振宁和翁帆
 
很少有人能取得杨振宁那么大的成就,也很少有人能引起杨振宁那么大的争议。
 
经杨振宁授权,台湾传记作家江才健历经四年时间写就《规范与对称之美——杨振宁传》,其中有一年多在美国对崔曼、佩斯等物理学家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采访。这本传记挖掘了堪称教育奇迹的西南联大如何培养了杨振宁等一代杰出人才,分析了包括费米、泰勒在内的国际顶级物理学家对他的教诲;记录了杨振宁的学术生涯、科学成就,也描绘了他的家国之思、儿女之情。
 
由于杨振宁在物理学上的特殊地位,这部传记也是20世纪物理科学蓬勃发展的一个缩影,众多物理学家都在其中绽放光彩。
 
书中更提及杨振宁与翁帆的婚姻生活,这是杨振宁首次正面、全面回应此事。
 
2004年11月,杨振宁突然给极少数几位亲友发送一封电子邮件,告知他的订婚消息。这封用英文写的电子邮件内容是:
 
这是一封重要的信,向你介绍我的未婚妻,她的名字叫翁帆,她的朋友叫她帆帆。我现在也这样叫她。我们在2004年11月5日订婚。
 
翁帆28岁,出生在广东省潮州。致礼和我1995年夏天到汕头大学参加一项国际物理学家会议时碰到她。那个会议有四位诺贝尔奖得主参加,因此学校挑选学生来做接待向导,当时还是大一学生的翁帆是我们的接待向导。那是一个只有上帝才会做的安排。
 
致礼和我立刻就喜欢翁帆。她漂亮、活泼、体贴而且没有心机。她是英文系学生,英文说得极好。离开汕头之后,我们和她偶尔有些联络。
 
大学毕业后,她结婚了,几年以后离婚。几年以前她进入在广州的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很快要得到翻译系的硕士学位。
 
有如天意,因为好几年没有联络,她今年2月给我们一封短信。信是寄到纽约石溪,后来转到我所在的香港。也因此我们在过去的几个月中逐渐熟识。
 
我发现现在已是一个成熟女人的翁帆,依然保有9年前致礼和我特别欣赏的率真。我最近写的一首关于她的诗,其中有下面的几句:
 
没有心机而又体贴人意,
 
勇敢好奇而又轻盈灵巧,
 
生气勃勃而又可爱俏皮,
 
是的,永恒的青春!
 
青春并不只和年纪有关,也和精神有关。翁帆既成熟又青春。我深信你们看到她都会喜欢她。
 
我也知道,虽然在岁数上已经年老,在精神上我还是保持年轻。我知道这也是为什么翁帆觉得我有吸引力的部分原因。
 
我们当然都清楚地知道,我们有很大的年岁差距。但是我们知道我们都能够也将会以许多不同的方式,奉献给我们的结合。我们的亲人都祝福我们。
 
请读一下下面的句子,这些句子说明了我对于她在我生命中扮演的以及即将要扮演的角色的感觉:
 
噢,甜蜜的天使,
 
你真的就是……
 
上帝恩赐的最后礼物,
 
给我的苍老灵魂,
 
一个重回青春的欣喜。
 
接到杨振宁电子邮件的笔者立即与杨振宁联络,据他告知,他和翁帆是在电话上订的婚。他也说之后他便将翁帆以及他们订婚的消息,告诉他在美国的孩子和他的弟弟妹妹,他们都祝福他。他当时也说,另外一位也接获讯息的物理学家朋友回信,特别举出西班牙大提琴家卡萨尔斯81岁时和他21岁的学生结婚的例子,作为对杨振宁的祝福。杨振宁说他知道自己和翁帆54岁的年纪差距,难免要引起议论,但是自己在心理上已经有了准备。他也说将来大家会知道,他和翁帆是一个浪漫的爱情故事。
 
杨振宁订婚的消息很快在笔者主办的《知识通讯评论》刊出,立时引起轰动,国内其他媒体也纷纷跟进。
 
杨振宁传出喜讯后,受到媒体紧密追踪,原本还有些担心的杨振宁立即和翁帆办理结婚手续,然后到海南岛度蜜月。媒体紧迫盯人,两人在饭店晒太阳以及同骑双人脚踏车的照片,都登在报上。那年年底东南亚突然发生大海啸,新闻焦点才转移。
 
杨振宁和翁帆结婚后,生活上有了伴侣和照料,杨振宁在清华教书,在国内很多地方演讲,偶尔住到香港中文大学,出席邵逸夫奖的颁奖,并且到中国台湾地区和新加坡访问多次,期间还去过日本和欧洲一些国家出席会议,都有太太翁帆做伴。
 
2006年3月底,杨振宁偕太太翁帆去美国,这是翁帆头一次去美国。他们除了住到杨振宁原来纽约石溪的家中,也和杨振宁在美国的家人见面。杨振宁有两个儿子和一个女儿,都是美国出生长大,那时两个儿子都已在北京和香港与翁帆见过面,在美国的弟弟和妹妹,也都到北京见过翁帆。那一次杨振宁也带翁帆同去了蒙大拿州,看望住在那里做医生的女儿,也在女儿家小住。
 
2006年6月间杨振宁和翁帆由美国回到香港,再度受到新闻界的关注,也被问起他们怀孕生子的传闻,后来杨振宁私下谈起此事,说他们也曾考虑此事,但是还是决定不宜有孩子。7月初杨振宁偕翁帆一同到台北参加“中研院”院士会议,由于是两人婚后头一回到台北,自然引起新闻的热潮,也有人再追问怀孕之事。杨振宁神情愉畅,翁帆应对自在,两人出入都拉着手。
 
对于老年丧偶再婚这样的事,杨振宁采取一种务实的态度。他在与翁帆结婚后曾公开说过,如果没有和翁帆结婚,他也可能和别的女士结婚。他曾经举出一个例子,那就是杨振宁认为曾经做出十分重要的数学工作的19世纪英国数学家哈密顿(W.R. Hamilton)。哈密顿在太太过世之后,过了相当漫长的孤独日子,甚至书页上都有饮食的污渍。杨振宁说,他不要过那样的日子。
 
虽然已年逾八旬,但是杨振宁健康情形良好,思虑清明,眼力未衰,只有在大演讲厅里,需要助听器帮忙改善听力。一向有惊人记忆力的杨振宁,还是旧事新物,博闻强识,不过私下会半开玩笑地承认,过去如果有人说他记不住事情,他绝对不信,最近开始相信了。
 
他和翁帆的生活,除了在外旅行,多是居家生活。翁帆过去并不长于家事烹饪,不过杨振宁对饮食不讲究,有时翁帆在家做些简单的食物,杨振宁也都能欣赏。两人在家消遣有时会看一些电影,对许多事认知能力过人的杨振宁,对于电影中的角色关系,常会弄不明白,总要靠翁帆的解说,杨振宁也承认自己认识人的眼力,似乎比较慢。他还犯过一个错误,就是头一天见到一位知名的女作家,第二天再见面时,居然很高兴地把这位女作家称为另一位女作家。
 
翁帆的个性一如杨振宁在宣布他们订婚短信中形容的,开朗乐观,虽然她说杨振宁很固执,做事的个性很急,但是她并不会把两人的关系推向一个僵局,有着比她年龄更成熟的历练。在物理学界一向以不善于动手出名的杨振宁,也是翁帆眼中不动手的人,不过杨振宁倒是很热衷于在计算机上编制他过去生活和家庭的电影。
 
杨振宁也曾经说过,一个人年纪大了,对于婚姻的态度和年轻的时候会有不同,不会想要去改变配偶。他说,和翁帆在一起后,他更了解了中国像翁帆这一代的年轻人的想法。杨振宁的研究兴趣是物理、数学方面,有时也会出个数学题目让翁帆试试。两人在外访问旅行,如果参观博物馆或美术馆,会玩一个小游戏,就是在里头参观时不讨论,出来后交换意见,看各自最喜欢哪一幅画。翁帆觉得杨振宁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人,不会令她沉闷,她也十分尊敬杨振宁为人的品德。
 
2010年9月杨振宁从英国回到北京,9月13日突然发生严重呕吐并发高烧,有几小时是半昏迷状态,自己甚至有神形分离的感觉,虽然意识还清楚,但是说的话别人却听不懂,翁帆也吓坏了。幸好住协和医院一个星期,就完全康复出院了。
 
10月底杨振宁完全康复后,转到香港住处,准备停留较长时间。虽然经过一场突发急恙,但是杨振宁复原甚佳,气色精神如昔。谈起这次住院,说医生认为是他长年吃抑制胃酸的药,影响了身体对病菌的压制,因而造成感染。他到底是学科学的,谈起自己病中的神形分离经验,说恐怕是人脑中海马区的作用造成的。他也谈到,13年前由心脏血管绕道手术的麻醉苏醒过来,看到恢复室外的家人,当时自己不会说话,想告诉家人神志清楚,还能做微积分,就用手指在空中画了一个积分符号,但是没人能懂他的意思。
 
2008年1月,北京三联书店发行了杨振宁的一本新书《曙光集》。他的前言中写道,鲁迅、王国维和陈寅恪的时代是中国民族史上的一个长夜,而他自己就成长于这个看似无止境的长夜中。他继续写道:“幸运地,中华民族终于走完了这个长夜,看见了曙光。我今年85岁,看不到天大亮了。翁帆答应替我看到……”这个集子的许多编辑和翻译工作,也正是翁帆做的。
 
杨振宁李政道决裂之谜
 
马孔多
 
写杨振宁,采访的难度和力度都很大。杨的影子不单活动在物理学界,也活动在中国的现代史中。杨振宁的父亲是第一代留美的数学家。他自己又经历国难、战乱。到美国后,他投奔的导师是大物理学家费米。在美国接触的都是当时一流的物理学家。他岳父是国民党的著名战将。他和李政道又是华人首次诺奖获得者。获奖后没几年,两人便公开决裂。这位传主身上,有着太多的新闻色彩。
 
《规范与对称之美》专辟一章谈“分合李政道”。没采访到李政道,当然是本书的最大遗憾。就像写李政道,没采访到杨振宁是最大遗憾一样。
 
1946年秋,两人初见不久,好得不得了。此时杨是24岁的大哥,在美国已立足脚了,也发表了论文,颇踌躇满志,而未满20岁的李呢,刚到美国,得靠他指点。两人彼此投契,很快合作发表论文。杨和李的早期关系,美好而温馨。那时,李碰到什么事,选什么课,看什么书,都会去找杨。而杨呢,总是极为耐心并热情地帮助他。几年过去,聪明过人的李迅速赶了上来,但两人还是喜欢在一起,切磋,研讨,碰撞,一篇篇有创见的论文也因此而诞生。
 
因为发表了两篇重要的论文,1952年,爱因斯坦叫他的助理找到这两位年轻科学家,请他们去见一面谈一谈。有意思的是,对此事的回忆,李、杨略有不同:杨振宁听不太懂爱因斯坦的口音,不太明白他在说什么,只陷入了一种和偶像近距离接触的狂热激动中。他在回忆文章中并没提到是和李政道一起去的;而李政道呢,则回忆得很清晰,明确说他是和杨振宁一起去的,连爱因斯坦问了什么,他都回忆得一清二楚,并说“我们的回答让他很开心”。两个回忆版本,细细品味,很有意思。
 
杨李一共合作写了32篇论文。据李在回忆中说,问题的缘起是署名问题。按字母排序来说,李在杨之前。可按中国的传统做法来说,杨是长者,他应该排在李之前。到底是李杨还是杨李,还是一会儿杨李一会儿李杨呢?这个问题很伤杨振宁的心。李说杨为此而痛哭过。而杨说李也哭过。后来因合作的论文获了诺贝尔奖,领奖谁先谁后呢?自然也让人不那么快活。
 
1962年,《纽约客》一篇文章是两人公开决裂的导火索。写这篇文章的作者也是科学家,伯恩斯坦,是物理学界中的文青吧。这篇文章以采访李政道为主,杨振宁看了后感觉很受伤害。曾想让普林斯顿的大家长奥本海默出面说服他拿下来,可这家伙已事先拿了《纽约客》的稿费,并因交女朋友都花光了。这文章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两人的关系也因此崩溃。
 
时隔近半世纪,因为彼此不一样的说辞,外人还是不甚清楚他们决裂的真相到底是什么。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读后感言:

验证码: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缓解肠易激综合征  饮食比服药更有效 银河系发现巨大黑洞
史上最亮伽马射线暴来自一颗坍缩的恒星 导师:年年审毕业论文,总有这些问题!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