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光明日报 发布时间:2011-6-18 10:43:11
选择字号:
诺贝尔化学奖得主阿达·约纳特:化学选择了我
约纳特接受记者采访,就科学、政治及人生发表了独到见解

阿达·约纳特/资料图片

她是历史上第四位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的女性,也是1964年以来唯一一位获此殊荣的女性。你想了解她吗?本文集现场采访实录和背景阅读为一体,为你深度解读这位“当代居里夫人”:
 
阿达·约纳特印象
 
她留着一头“大波浪”,神采奕奕,思维清晰,谈吐敏捷,你怎么也无法将她和“七十古稀”的实际年龄联系起来。她是自信的科学家,说起诺贝尔奖,她说她不是为得奖工作的,是为了对科学的好奇心;她是坚忍的犹太人,说起本民族的优秀,她说那其实只是一个灾难深重的民族的“宿命”;她又是和善的老祖母,说起教育,她说要让孩子自由去做喜欢的事。只有说起自己童年偶像时,她目光中的刹那恍惚,让你看见,在内心深处,她其实还是当年那个在贫寒中向往居里夫人的小女孩——长大后,她真的成了她。
 
只因为“最难考”而偏要报化学专业的女生,最终站到了国际化学研究的巅峰。这位传奇女性有怎样的内心世界?——诺贝尔化学奖得主、以色列女化学家阿达·约纳特目前正在中国访问。6月14日在以色列驻华使馆接受记者采访时,她就科学、政治及人生发表了独到见解:
 
1 关于化学
 
我为什么选择化学?其实我当初并没有刻意选择化学专业。我念书的时候对化学没有特殊的偏好,我同样也喜欢物理学、生物学等等。凡是能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世界、了解自然的学科,我都很喜欢。在我念大学的时候,化学是最难考的专业,所以我就第一志愿报了化学系,第二志愿报的物理系。结果我被化学系录取了——可以说是化学选择了我。
 
后来,随着我从事化学研究的时间越来越长,我逐渐发现化学其实是很多学科的基础。我们的世界就是一个化学构成。很多学科的课题,最后都落到了化学上,比如我所研究的核糖体,本来是属于生物学上的遗传基因研究领域,但最终却是在化学中找到了答案。事实上,很多学科所提出问题,答案或解决方案最后都在化学中。现代科学的学科边界,其实并不像在学校里有“数、理、化”那么清晰的区分。
 
阿达·约纳特上世纪80年代开创了对核糖体结构——细胞的“蛋白质工厂”之谜的研究(即如何根据基因密码合成蛋白质)。
 
相关阅读
 
核糖体是细胞生产蛋白质的构件,它将DNA所含有的各种指令翻译出来,据之生成任务不同的蛋白质,例如用于输送氧气的血红蛋白、免疫系统中的抗体、胰岛素等激素等等。人体内有成千上万种蛋白质,它们各自拥有不同的形式与功能,在化学层面上控制着生物。
 
认识核糖体的结构和原理,对于科学理解生命非常重要,这些成果已经被广泛用于研发抗生素,帮助减轻病痛等方面。
 
2 关于教育
 
很多犹太人获得过诺贝尔奖。我认为这倒不见得是犹太人的教育有什么特别。历史上,在很多地方,漂泊异乡的犹太人都受到政治歧视和压抑,很难在军事、政治等领域获得施展才华的机会,所以他们不得不选择科学、艺术等知识文化方面的工作来谋生。重视文化知识,作为一种传统被继承下来,这与其说是重视教育,倒不如说是犹太人特别的生存方式。
 
至于现代的以色列家庭教育,我没有感觉我们有什么特别之处。我自己出生在一个特别贫困的家庭,我的家庭和科学毫无关联。我个人认为,儿童教育的关键在于要让孩子在他喜欢做又有能力做的事上做到最好。不过,这个所谓“最好”,不是指要在学校考第一,或者要在社会上取得什么样的成就,而是指在没有竞争压力、没有外在动因的情况下,把自己喜欢的事做到自己能做的最好。
 
相关阅读
 
阿达·约纳特童年生活困苦。她与父母、妹妹生活在耶路撒冷一个穷人区,家中“甚至买不起适合孩子看的书”。 早年丧父后,她和母亲及妹妹迁居特拉维夫,三人挤住一间卧室,以便将另一卧室出租补贴生活。因为母亲身体不好,中学期间,约纳特还得打工以补贴家用。暑假时,她为别人清洁地板,在工厂打短工,给小饭店做三明治、当出纳员,干“一切能找到的活”。

1 2 下一页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读后感言:

验证码: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中国超重元素研究加速器装置刷新纪录 彩色油菜花又添7色!总花色达70种
考研复试,导师心仪这样的学生! 地球刚刚经历最热2月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