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丁佳 来源: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11-12-5 8:55:45
选择字号:
中科院信息化建设创新实践:“十二五”海云合一
 
本报记者 丁佳
 
几十年研究生涯中,中国工程院院士、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孙九林深刻感受到了信息化带来的变革:“信息化不但提高了人们的工作效率,也提高了科学研究的质量。”
 
中科院副秘书长兼信息办主任谭铁牛研究员更喜欢用“风暴”来形容信息化浪潮。“对一个人来说,无论你是否愿意,你都在被信息化所影响;对一个机构乃至一个国家来说,能否把握住这个时代特征,关系到能否掌握主动权的问题。”
 
“当今科技创新呈现出交叉、开放、协同的新特点,这要求我们必须加快实现融合性更强的科研信息化支撑服务环境,以满足全院对信息化的需求。‘十二五’期间,我们工作的核心目标就是要把中科院逐步建成信息化的中国科学院。” 谭铁牛说。
 
一切从应用出发
 
“十一五”期间,中科院以实施资源规划(ARP)和科研信息化(e-Science)为重点,优化了互联网络、超级计算和数据应用三大环境,构建了科学传播、信息发布、科学研究、教育培训和运行管理五大网络化平台,信息化整体格局基本形成。
 
而随着中科院“创新2020”的实施和科技先导专项的逐步启动,各级用户对信息化建设也提出了新的应用需求。
 
“‘十一五’期间,我们选取了不同的学科领域,支持了14个e-Science示范项目,让各领域的人都感受到信息化给科研带来的便利。”谭铁牛介绍,“‘十二五’期间,我们工作的重心会由示范转向应用,突出抓应用、抓服务、抓安全,在更大层面上推进信息化的进程。”
 
“信息化不是形象工程,一切要以服务应用、解决实际问题为出发点。”谭铁牛透露,中科院今后5年信息化建设的主要任务,是将信息化与中科院科技创新布局紧密结合,着眼于“海—云”服务思想,建成开放共享、功效一流、安全可靠的信息化环境,为“科技海”用户提供全面服务。
 
云计算服务“科技海”
 
云计算是近年来风靡全球的一种计算方式,用户在云上共享软硬件环境和信息,整个运行方式很像电网。
 
“‘十二五’期间,中科院将充分利用自主创新的信息技术,形成三类云集,服务不同层面及范围的用户,为科研、管理及教育活动提供高效实用、安全便捷的信息化环境。三类云集的建设将是‘十二五’信息化工作的核心任务。”
 
谭铁牛所说的三类云集,是指面向全国、支撑科技创新的开放共享科技公有云,服务管理创新的安全高效管理私有云,以及着眼创新人才培养的方便快捷教育混合云。
 
这一举措,对刚刚卸任中科院高能物理所所长的中科院院士陈和生来说,无疑是个好消息。“高能物理的特点,一是有海量数据,二是需要国际合作,两者都需要依靠先进的信息化平台。可以说没有信息化平台,高能所就无法开展正常的科研工作,更别提国际竞争力了。”
 
高能所拥有一个由6000多个CPU组成的数据密集型网格平台,在全球节点中,它的运行效率位居前五。但陈和生认为,随着数据量增加,未来计算能力和网络环境都需要成倍提高和改善。“特别是大亚湾反应堆中微子实验开始取数后,数据传输任务将非常繁重,对信息化的要求也必然更高。”
 
不久的将来,陈和生担心的这类问题有望得到解决。
 
“十二五”期间,中科院将重点部署科研信息化应用推进、科技数据资源整合与共享、信息化管理与决策、信息化继续教育与科教融合、网络化科学传播服务和网络安全保障与服务等6项重点工程。
 
其中,在科研信息化应用推进工程中,中科院将在e-Science应用示范的基础上,构建一批为学科和重大项目提供专门服务的“领域云”,直接为特定领域科技创新活动提供云服务。届时,科研人员将可以随时随地通过互联网访问平台上的所有资源与服务,对海量数据进行分析、处理与可视化。
 
人才队伍建设一箭双雕
 
“十一五”期间,中科院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方面的一些突破,让谭铁牛感到颇为欣慰。“‘十一五’期间,我们专门成立了整建制的信息化工作处,与中科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一道,为全院信息化工作提供支撑和服务。”
 
“十二五”期间,信息化人才培养工作将向纵深发展。中科院将着力提高研究所骨干的信息化水平,还将探索开展研究所与中科院网络中心的研究生联合培养、研究人员的合作等工作。
 
“这有助于打破专业壁垒,既能提高研究所科研人员的信息化水准,也能拓展信息化工作者的专业视野,培养既懂专业,又懂信息化的复合型人才,甚至有助于产生新的学科交叉点。”谭铁牛说。
 
类似做法在高能所已有先例。多年来,高能所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信息化人才,所里目前专门从事信息管理工作的队伍人数达40多人,该领域还设有博士点。
 
“事实上,网络安全专业最早就是从高能所搞起来的。”陈和生说,“也因为这些人,高能所才能跳出专业局限,成长为一个多学科交叉的大型研究基地。”
 
“过去10年我国信息化的迅猛发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中科院对这方面工作的重视。”孙九林等老一辈科研人见证了中科院在信息时代的蜕变,而新一任领导班子将把这种作用发扬光大,因为“中科院是国家的科学院,引领、示范和带动是中科院义不容辞的职责” 。
 
《科学时报》 (2011-12-05 A1 要闻)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中国超重元素研究加速器装置刷新纪录 彩色油菜花又添7色!总花色达70种
考研复试,导师心仪这样的学生! 地球刚刚经历最热2月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