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付毅飞 来源:科技日报 发布时间:2011-12-1 10:30:10
选择字号:
追记刘兴洲院士:不懈动力,永恒追求
 
“最后一次去看刘兴洲院士,他已经病重。当时他坚强地试图坐起来,对我说的最后一句话是‘谢谢’。我永生难忘。”刘兴洲的学生、《推进技术》杂志编委会主任郑日恒说。低沉的声音,掩不住深深的哀伤。
 
11月6日10时,我国航天动力事业的奠基者之一,著名冲压发动机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兴洲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79岁。
 
在航天动力事业创立之初,他带领大家白手起家,开始了在中国尚属空白的冲压发动机的探索与研制;在上个世纪末,他成为我国巡航导弹发动机的重要领导者,为后来倚天长剑的铸就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他不顾年迈,积极参与国家“863”任务,为中国的又一个飞天梦不懈努力;古稀之年他勇挑重任,又向世界兑现了中国的承诺——成功研制北京奥运会火炬并在珠峰胜利点燃……
 
生前,刘兴洲常用“发于志,勤于学,善于悟,勇于行,寓于群,成于恒”这18个字鼓励青年成才。
 
这18个字,也正是他一生的缩影。
 
25日,刘兴洲院士追思会在中国航天三院召开。刘兴洲的60多位同事、学生代表聚集在一起,对这位航天动力事业泰斗进行了深切缅怀。
 
发于志,勤于学
 
四岁时,刘兴洲第一次对飞机产生了深刻的印象。
 
那是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日本飞机轰炸天津,刘兴洲不得不随家人外出逃难。侵略者的飞机横行肆虐的样子深深印入他的脑海。他把纸折成小飞机,用橡皮筋向天上弹去,希望自己的飞机也能飞起来。
 
1945年,美国的编队飞机飞过天津上空,飞得又高又快,尾巴上拖着几缕白烟。“同盟国要反攻了,日本军队要垮台了!”刘兴洲心里说不出的高兴。这时他的飞机模型已做得有模有样,带有螺旋桨。
 
同时,他也立下了将来造飞机保卫国家的远大志向。
 
1951年,刘兴洲考入清华大学航空学院,不久后,北京航空学院成立,他被分到航空发动机工艺专业。1957年大学毕业后,他被分配到国防部五院开始冲压发动机的研制工作。
 
到国防部五院后,一位身经百战的老军人给刘兴洲上的第一堂课,让他永生难忘。“现今世界上,谁也不会把最先进的东西给我们,我们必须有自己的强大国防。”听着老军人铿锵的话语,他在笔记本上写满了“自己的”3个字,这从此成为他献身祖国航天事业的坚强动力。
 
对于自己的工作,他也有了更深的认识:“真正的专业是在工作中形成的。不是学什么干什么,而是干什么学什么。”
 
正因如此,无论是苏联专家撤走、“文革”的冲击,都没有动摇他为国家研制“又好又高级”的冲压发动机的决心,直到克服重重困难于1984年成功研制成国内第一台冲压发动机;此后,他又先后承担了新一代发动机研制的重任以及国家“863”任务,不断倡议和建言献策。为了实现一个又一个令国家强大的“飞天梦”,年事已高的刘兴洲依然勤勤恳恳地奋战在航天动力事业的前沿。
 
“对事业的追求是在于对人民的奉献,所以感到自己能够为国家、人民做点事是非常愉快的,我也很高兴能够用自己的力量继续为国家作贡献。”他曾这样说。
 
善于悟,勇于行
 
在半个多世纪的科研征途中,严谨务实、勇于攻坚的科学精神是刘兴洲不断创新的法宝。
 
“文革”结束后,科技工作者迎来了科学的春天。刘兴洲和同事们的科研工作进入正轨,但当时关于冲压发动机的资料很少,他们只能自力更生。
 
“试验是科研工作者的节日,是收获最大的时候。我觉得试验现场是最生动、最有启发性的,有好多情况单靠记录是了解不到的。低温启动问题、预燃室和主燃烧室工作匹配问题、富油燃烧振荡问题……通过我们的能力,终于解决了一个又一个技术关键。”他曾这样描述过这段艰苦而快乐的过程。
 
经历了无数挫折,克服了无数困难,刘兴洲和同事们终于“驯服”了冲压发动机。
 
2006年1月,航天科工集团发布了一个特殊的责任令——研制第29届北京奥运会珠峰火炬的燃烧系统。73岁的刘兴洲欣然受命,担任该项目总设计师。
 
然而,这对于刘兴洲来说是一项全新的任务,怎样才能让珠峰火炬在低温、低压、缺氧、大风的世界屋脊稳定燃烧,这是他首先需要攻克的难关。
 
刘兴洲不顾年事已高,带领火炬研发团队再度上演自力更生的奇迹:从零开始,查资料、跑外协、谈合作、制作低压试验设备、设计、生产、试验、改进……他和年青人一起加班加点,日夜奋战。然而,一些棘手的问题,如固体火炬的速燃问题、液体火炬的抗风问题和珠峰火种灯的长时间缓燃问题等,一度给研发团队造成很大压力。
 
对此刘兴洲表示:“搞技术就是要不断克服困难,解决问题。失败是常有的事情,遇到困难也很正常。通过困难和失败,一步步认识并解决问题,这是科学研究的规律。”
 
正是凭着严谨务实而又勇于攻坚的科学精神,刘兴洲院士和他的团队经过700多个日日夜夜的奋战,终于成功研制了奥运史上最美的火炬,而他本人因此获得“火炬院士”的美誉。
 
寓于群,成于恒
 
今年6月15日,科技工程中心副总师刘小勇刚参加一项试验,回来向刘兴洲汇报工作。听到试验成功的消息,他非常高兴,连说“你们做的不错,希望大家一起取得更大的胜利”。
 
一个小时以后,整个研制队伍都收到刘兴洲的短信:“我向参试人员表示祝贺,也向参研人员表示祝贺,同志们开创了新的里程碑,希望同志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取得更大的成绩!”
 
“老人当时已经病重,还能送给大家如此热情和诚挚的祝贺,令整个队伍备受鼓舞。”刘小勇感叹不已。
 
“见到刘院士,他往往是在试车台上、实验室里。他始终没有脱离科研生产一线,始终跟广大科技工作者一起生活、战斗、喜怒哀乐成长在一起。”总装备部军兵种部副部长蒋教平表示,“他深知群众中所孕育的那种聪明才智,他才非常善于吸纳各种意见。因为他深知所有的工作、所有的创新、所有的突破都要靠一线工作者去艰苦攻关。所以他才会永远在他们当中,是其中的一员。”
 
奥运火炬研发团队成员牛余涛回忆起与刘兴洲共事的经历,也充满感慨:“虽已古稀之年,但刘院士还像年轻人一样战斗,感染了我们每一个人。当研制遇到困难的时候,他永远都是用乐观的精神鼓舞着我们,带领我们登上了火炬研制的世界最高峰。”
 
在人们的眼里,刘兴洲没一点院士的架子。他从来都非常尊重别人,当有不同意见的时候,都是很平和、谦虚地从学术理论上探讨研究。在新型发动机研讨过程中,很多专家都有很多激烈的意见和想法,在此过程中,刘兴洲处理的非常妥当,既有自己的主张,又能够包容其他人的意见。
 
“最值得我们追思的就是刘院士谦逊、平和的为人。”航天三院副院长、科技工程中心主任史新兴说。
 
追思会现场,遗像中的刘兴洲神色庄重,目光坚毅,似乎仍在思索着航天动力事业的未来发展。低沉的音乐在会场回荡,泪光晶莹中,悲痛的人们表示一定要接过他的事业大旗,将航天事业发扬光大传承久远,让年青人继承他的遗志,让航天动力事业发展得更快、更高。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银河系发现巨大黑洞 史上最亮伽马射线暴来自一颗坍缩的恒星
中国天眼揭秘宇宙“随机烟花” 导师:年年审毕业论文,总有这些问题!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