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廖洋 赵燕 代彤 来源: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11-10-28 8:19:31
选择字号:
吴德星:涉海大学发展 机遇与挑战并存
 
□本报记者 廖洋 实习生 赵燕 代彤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时期,国家间综合国力竞争和各种力量的较量更趋激烈。世界沿海各国为了缓解不断增加的生存和发展压力,纷纷向海洋进军,掀起新一轮的海洋竞争。
 
海洋竞争,关键是科技,核心在人才,基础在教育。
 
中国海洋大学校长吴德星提出,涉海大学的发展面临着机遇与挑战,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的重要结合点,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有责任为国家和民族培养出一支数量充足、素质精良、结构合理、能应对国际竞争并引领海洋事业发展的人才队伍,为建设海洋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应有的贡献。
 
机遇:“泛海人才战略”被需求
 
纵观世界海洋强国的崛起,无一不始于海洋。世界各国纷纷制定战略规划研究、开发和保护海洋,以及海洋自身的综合性和复杂性对各种类型、不同层次的海洋人才提出的巨大的需求,都为涉海大学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机遇。
 
步入21世纪以来,一场以开发海洋资源为标志的蓝色革命已经在世界范围内兴起。美国、英国、加拿大等沿海国家都已从全局战略的高度出发关注海洋问题普遍调整或制定了新的海洋战略和政策,以便在新一轮海洋竞争中抢占先机。在新的形势下,创新海洋科技人才培养模式,培养能担当起应对国际竞争的高素质海洋人才,已成为全球涉海大学急需解决的时代性课题。
 
而在我国,随着我国海洋事业的发展,各方面对海洋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吴德星表示,培养类型和层次多样化的海洋人才既是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的重大举措,也是我国“建设海洋强国”重大发展战略的基本部署。
 
据测算,到2015年,我国海洋人才资源总需求量约260万人以上;到2020年,海洋人才资源总需求量将超过300万人。就人才资源类型而言,则需要具有创新能力、设计制造能力、高素质、高水平的复合型海洋人才队伍。
 
吴德星指出:“无论从海洋自身属性而言,还是从‘泛海人才战略’要求而言,巨大的人才需求数量和类型层次各异的人才需求种类,都为我们涉海大学统筹办学布局,实现错位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和重大的发展机遇。”
 
挑战:储备、基础、体系
 
尽管改革开放以来,涉海大学的办学规模得到了长足发展,办学条件明显提升。但吴德星也深表忧虑:“目前涉海大学尚未完成由规模发展向内涵发展的转变,由于国家海洋教育总体起步较晚,人才储备和科学基础相对薄弱,我国涉海大学的办学质量同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有明显差距。”
 
吴德星进一步指出,现有学科专业结构与海洋科学与技术发展趋势不十分契合。海洋本身的综合性和复杂性使海洋研究趋向于多学科交叉、渗透和综合,海洋科学按照海洋系统科学的自身规律不断发展,然而现有的学科专业结构仍没有从传统的二级学科分类中解脱出来。另一方面,现有的人才培养体系还不够科学,人才培养观念还相对落后,束缚了学生的创新和创造能力。
 
措施:走特色发展之路
 
从兴海强国和人类可持续发展需求出发,培养高层次海洋科技人才,推动海洋科学与技术研发,既是涉海院校的职责,也是涉海院校的战略发展空间。
 
近年来,中国海洋大学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和文化传承创新等方面扎实有为,为国家海洋事业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吴德星介绍说,中国海洋大学始终坚持走“特色立校,科学发展,树人立新,谋海济国”的办学道路,以国家战略性大学定位,以引领我国海洋教育为己任;坚持“精英教育”,努力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不断完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丰富和完善人才培养的途径;此外,充分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结合点的作用,大力推进协同创新。
 
2011年1月,国务院以国函[2011]1号批复《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正式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
 
据悉,中国海洋大学正积极抓住这一难得的机遇,结合各沿海省(区)海洋经济发展中的重大需求,努力共建联合研究院或多类型联合研究平台,构建多元化的成果转化与辐射模式,力争在带动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新兴产业发展中作出积极的贡献,努力提高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面对新一轮海洋竞争的到来,高校作为知识创新的主体,是解决国民经济重大科技问题,实现技术转移,成果转化的生力军。我们涉海大学应该紧紧把握住时代和环境造就的历史机遇,以国家战略性大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沉着积极地应对来自于外部和自身的挑战,以提高质量为主线,走特色发展之路。”吴德星总结说。
 
《科学时报》 (2011-10-28 B4 大学周刊)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银河系发现巨大黑洞 史上最亮伽马射线暴来自一颗坍缩的恒星
中国天眼揭秘宇宙“随机烟花” 导师:年年审毕业论文,总有这些问题!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