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荔 来源:北京科技报 发布时间:2011-1-23 22:11:31
选择字号:
罗劲谈破解安慰剂效应之谜:或与“膝下扣带回”有关
 
头疼吃点药就会好,当病人有了这样的信心后,即使给他服用没有药效的“假药”,病情也会出现某种程度的好转。这种神奇的效果在医学和心理学领域被称为“安慰剂效应”。医学界广泛认识到这种效应实际上在各类生理及心理疾病的治疗中都发挥着一定的作用。但人的身体和神经系统究竟会如何“感知”这一变化,并会做出怎样的反应,至今仍是个谜。
 
最近,中国科学院心理健康重点实验室罗劲研究员和张文彩博士等人研究证明,安慰剂效应可能与脑内的“膝下扣带回”这一区域的功能有关,可能正是因为它的作用,使得原本只具有镇痛功能的安慰剂治疗“转移”到缓解不良情绪上,发生“迁移现象”。该项研究成果即将发表在国际著名期刊《心理生理学》(Psychobiology)上。
 
《北京科技报》:安慰剂有多神奇?
 
罗劲:有数据显示,临床疗效的30%~40%可能与医患双方所产生的安慰剂效应有关。即医生和患者因为有了对某种治疗的良好信念和预期,从而使病情实际发生了改善,或被感知和判断为有所改善。事实上,过去的巫医正是利用了安慰剂效应,让病人在心理上得到安慰和信心,从而产生了缓解病情的效果。
 
《北京科技报》:研究过程是怎样的?
 
罗劲:首先,研究人员向来参与实验的13位大学生志愿者介绍了磁疗仪的镇痛功效,为了让志愿者建立起对磁疗仪疗效的信念,实验人员先利用一台激光刺激装置给志愿者施加疼痛刺激,然后实验人员将磁疗电极接在志愿者的合谷穴位之后再给予志愿者疼痛刺激,由于实验人员在志愿者不知情的情况下暗中降低了激光刺激装置所产生的疼痛刺激的强度,致使志愿者感到疼痛明显减轻并且将其归功于磁疗仪的功效。
 
接下来,志愿者被告知,如果将磁疗电极连接到他们颈后的大椎穴,还有助于缓解在观看令人极不愉快的图片时的不良情绪反应。于是,研究者给志愿者施加“磁疗”时,给他们观看一些可怕的双头蛇、残缺的肢体、交通事故现场等图片,并同时记录了志愿者的主观情绪体验以及脑内发生的变化。
 
《北京科技报》:在研究中,得出了哪些结论?
 
罗劲:研究发现,当人们建立起了安慰剂能够镇痛的信念后,也会倾向于相信它也能有效对抗不良情绪。这就是所谓的安慰剂效应的迁移现象,从生理性疼痛的缓解迁移到不良情绪的调节变化上。
 
脑功能成像分析进一步显示,这种“迁移性的”安慰剂效应可以明显地调节和降低脑内参与焦虑等不良情绪的神经结构之一杏仁核的激活水平,使这个区域的兴奋减弱,缓解不良情绪;研究还表明:“迁移性的”安慰剂效应的发生可能与脑内的“膝下扣带回”这个区域的功能有关,这揭示了人脑依靠安慰剂信念效应调节不良情绪的机制。
 
《北京科技报》:这次研究的亮点是什么?
 
罗劲:我们采用了“迁移性的”安慰剂效应的实验范式以及功能性核磁共振成像技术研究和揭示了人脑怎样依靠安慰剂信念效应来调节不良情绪。
 
《北京科技报》:这一研究有哪些意义?
 
罗劲:对于不良情绪的及时而有效的调节和管理,是现代人在高压力、快节奏条件下,防治各种身心疾病、保持身心愉悦和谐的关键因素之一。
 
我认为利用“迁移性的”安慰剂效应来调节不良情绪可能具有这样的特点,虽然目前我们还是在严格的实验室控制条件下对这种现象进行研究,但探明其具有怎样的心理与脑科学机理还是有一定的启示意义的。
 
罗劲,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心理健康重点实验室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目前主要研究课题为创造性思维与适应的脑认知机理以及安慰剂效应的多模态机制等。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读后感言:

验证码: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缓解肠易激综合征  饮食比服药更有效 银河系发现巨大黑洞
史上最亮伽马射线暴来自一颗坍缩的恒星 导师:年年审毕业论文,总有这些问题!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