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关庆丰 宋翔 来源:北京青年报 发布时间:2010-9-29 9:44:38
选择字号:
北体大首次回应“冠军班缺课”:不要纠缠在某个人身上
 
针对近日媒体关注的北体大冠军班开课,39人仅有3人来上课一事,北京体育大学副校长池建9月28日接受了北京青年报记者的专访。他表示,冠军班39名学生选修的课程不同,所以上课的时间也不一样。他说,尽管有一半以上的学生正在备战亚运会,但当天来上课的至少有十几人。
 
记者:2010级冠军班全班一共39人,但首堂课只有3人来上课,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池建:首先,“冠军班”不是一个单独的班,2003年北京体育大学获得教育部批准,可以免试招收世界杯、世锦赛和奥运会冠军攻读硕士学位。为了增强这些学生的荣誉感,学校商量了一下,给他们起个名叫“冠军班”。“冠军班”里的学生可能学的是不同专业,而且选的课也不一样,不是说这个班的39人每天在一起上课。
 
其次,也不存在“首堂课”的概念。我们没有为“冠军班”设置专门的课程,他们的课程安排和普通学生一样,根据自己的情况选课。每个人选的课不一样,可能有人新学期第一节课在周一,有人第一节课安排在星期二,这都是很正常的。
 
记者:27日是开课的第一天,2010级冠军班第一天有多少人来上课?
 
池建:肯定不是只有3个人来上课,因为每个人不可能上完课给老师(指负责冠军班教务的专职老师)打个电话说“我来上课了”,有些人来上完课就走了。媒体报道杨云没来上课,我知道她来了。
 
记者:您是怎么知道杨云来上课的?
 
池建:看到媒体的报道后,我们就随便打听一下,知道杨云那天上完课正好给老师打了个电话问学习的事。
 
记者:那杨威来了吗?
 
池建:我们不要纠缠在某个人身上。杨云来了,这就证明了不像有的媒体写的冠军班只有3个人来。
 
记者:有媒体说,基础课上也只有屈指可数的几个冠军班学生,基础课是不是需要全班聚集到一起上课?
 
池建:研究生课程实行选课制,就算是基础课,也不可能像中学生那样以班为单位集体坐在一个教室里。因为冠军班的很多学生要备战亚运会,应该今年9月份开始上的课程,他可以选在明年9月份上。我们实行的是学分制,只要修够学分就能毕业。
 
记者:2010级的冠军班有多少人在备战亚运会?
 
池建:现在还没统计,粗略地计算应该有一半吧。
 
记者:很多运动员因为训练缺课,冠军班正常学制是几年?
 
池建:研究生正常学制是3年,冠军班的学制国家没有规定,我觉得3至6年都是正常的。国家正常学制的研究生可以延长到4年、5年毕业,冠军班延期到6年甚至8年都是正常范围之内的。
 
记者:有多少冠军班的学生还没毕业?
 
池建:冠军班办到现在一共招收了201名学生,有40人取得了学位。这些拿到学位的人里,3年、4年、5年毕业的都有,至今没取得学位的学生是因为没有修够学分,还没有出现自动放弃学籍的情况。
 
记者:冠军班学员在学分要求,特别是论文的方面和普通学生有区别吗?
 
池建:没有区别,尤其在论文这个环节上要求特别严格。我们希望他们通过论文把自己训练、比赛的经验总结出来,我可以主观地下结论,冠军班学生的论文质量要高于普通研究生的论文质量。写完以后找别人修饰一下语言,这点我不敢说没有,但主体思想和撰写过程都是他们自己完成的。
 
记者:有评论说,高校竞相招收奥运冠军是一种功利的表现,为了吸引眼球。
 
池建:招收奥运冠军提高声誉,这种现象在某些学校确实存在,但北京体育大学没必要这样做,因为到现在冠军班的200多人里一共有43个奥运冠军,43个和33个、53个奥运冠军有什么区别吗?如果只是为了炒作,那招十几个奥运冠军,拿他们炒作不就完了。
 
为什么奥运冠军选择到北京体育大学来上学?他们认为冠军班这种形式适合他们学习,北大、清华确实好,但北京体育大学的教育计划是适合运动员学习的。过去他们都想读法律、管理这样的专业,但后来意识到没有一定的基础也学不好,像邓亚萍这样的成功例子毕竟是少数。
 
不过,这件事提醒了我,以前我对研究生院强调要重视教学质量,主要叮嘱老师对学生严格要求、不要给人情分等等,今后我们要格外注意学生的上课状况。
 
学习不比训练轻松
 
“学习可真不比训练轻松啊。”这是北京体育大学冠军班成员们的心里话。确实,这些之前在国家队里待了多年的运动员,要让他们“突然”静下来,在教室里听课,他们需要克服很多的不适应。
 
冠军班成员和其他研究生在一起上课,早中饭基本上也都在学校解决。他们的作息时间很规律,唯一和之前不同的是,他们现在大部分时间是在教室里,而不是在训练馆。
 
已经在冠军班学习了一段时间的冬季项目运动员李妮娜说,刚开始感觉是一种比较轻松的状态。“就是每天去教室里听课,有些听不懂,但坐在那儿,也不累。”但是时间久了一点,感觉发生了变化。“就是那种当你听课听进去了,开始思考了,你会觉得一点也不比训练时轻松。”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读后感言:

验证码: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中国超重元素研究加速器装置刷新纪录 彩色油菜花又添7色!总花色达70种
考研复试,导师心仪这样的学生! 地球刚刚经历最热2月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