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岳森 来源:科学网 www.sciencenet.cn 发布时间:2010-3-26 11:06:20
选择字号:
王岳森:以体制机制的优化增强高校的自主创新能力
 
在科技创新引领社会发展的今天,大学的责任和使命亦发生了深刻变化,在培养人才和传承学术价值的同时,还要承担起服务社会的职能。特别是在当前经济社会转型和现代产业体系构建进程中,高校应当更加充分地发挥自身的科技优势,在与企业的密切合作特别是在体制机制的优化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促进当地经济实现科学发展。
 
强化服务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自觉意识
 
教育作为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健康发展必然地要在与经济基础的良性互动中得以实现,高等教育尤其如此。这既是从经济社会的大背景中探索教育规律的必然结论,又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近代国际高等教育发展的现实反映。从19世纪初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对所在州经济发展服务为发端,到20世纪初威斯康辛大学确立“大学必须为社会发展服务”的办学理念,再到斯坦福大学和硅谷互动互促的良性发展,都无一例外地启示我们,大学必须要确立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自觉意识。
 
从高校与社会的互动关系来看,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经济的全面进步,高校与社会的关系越来越密切。正像纳伊曼所说的,当代“高等教育机构既是社会经济发展的轴心,又是文化发展的轴心,也应该成为周围社会的源泉”。长期研究科技教育与经济关系的美国经济学家萨克森宁认为,“硅谷成功的真正奥秘,是因为硅谷有了一个良好的有利于创新、有利于人才成长的文化生态环境”。斯坦福大学之所以能够迅速崛起,既得益于良好的经济社会环境,更得益于特曼等人所坚持的大学服务社会的超前理念。所以,高校要发展不能脱离社会、脱离现实,而是要时刻关注社会、关注现实。
 
从当前我国科技发展战略和教育发展规划的基本走向和趋势分析来看,高校必须要主动地走出去,自觉把自身的发展纳入国家和地方发展的战略规划,并努力成为其重要的一环。
 
不断优化推进产业升级的科技发展战略
 
科学的理念和服务地方的意识十分重要,符合本校本地本行业实际的推进战略和具体措施更具现实意义。围绕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以科技创新打造学校的核心竞争力,选择正确的发展战略至关重要。
 
一是突出重点,在最擅长的领域内做精做强。大学融入国家创新体系并成为其重要组成部分,关键是要找准自己的位置,选择适合自身发展且与行业和地方有效结合的成长路径,扬长避短,依靠优势和特色不断拓展发展空间,努力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精。比如,石家庄铁道学院近年来发挥自身优势,围绕铁路既有线路改造和提速中的技术难点、高速铁路建设中关键技术开发和装备研制等展开科技攻关,取得了多项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标志性成果,获得八项国家科技进步奖。
 
二是瞄准科技前沿,努力占据产业链的高端。任何一所高校融入国家和地方创新体系,在科研上不可能面面俱到,重要的是选准突破口,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有所先为有所后为,把财力和资源集中于优势特色方向,瞄准国际国内前沿,抢占科研制高点,以自身的技术优势和科学的市场细分挤入高端服务领域。科学技术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引领人类社会发展的强大力量。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正孕育着新一轮重大创新突破和革命性变革,各国更加重视运用科技力量抢占未来发展的制高点。谁掌握了先进技术,谁在市场竞争中就拥有了话语权、支配权、主动权,对国家、企业来讲是如此,对一个高校来讲也是如此。高校在科研上要有所突破,就必须瞄准产业技术的高端,找差距、定目标、寻路径,结合自身特点开展多种形式的创新实践,努力以新技术引领企业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
 
三是实施优势扩展战略,主动与地方产业接轨。发挥学科优势,拓展技术服务范围,在应用与开发互动中延长技术链条,使技术成熟应用与人才成长相得益彰,是高校融入地方的有效途径。在实践中,高校要针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全面实施优势扩展战略,组织科研团队积极参与当地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助推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
 
四是注重学术和技术积累,强化内涵厚积薄发。学术研究和技术开发是高校永恒的主题。一所高校的办学水平,主要取决于人才培养、学术研究和技术开发能力,这是实现内涵发展的关键。在实践中,必须注重学术和技术的积累及人才的培养,采取各种措施留住人才,用好人才,打造有创新力的科研团队,凝练有潜力和相对稳定的研究方向,注重技术积累和技术储备,与相关企业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要不断探索和深化产学研合作机制,提高科研和科技开发能力。
 
注重产学研相结合的内在机制探索
 
加强产学研合作,不仅是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的有效载体,也是优化学校内部科研管理体制的助推要素,更是科技工作和学科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理性选择。当前高校和社会各方应在推进产学研深度合作及优化内在机制方面进行深入探索和积极尝试,在合作共赢中创造新的合作方式和新的财产组织形式。
 
一是进一步优化产学研各方的利益协调机制,以经济利益的合理分割调动各方积极性。深化产学研合作,学校要解放思想,推倒学校与社会之间的种种隐性壁垒,促进学校向社会开放。同时也需要协作各方拓宽视野,着眼长远,克服利益“近视”,关注未来发展,以经济利益的合理分割保证各方权益及产学研综合体的良性运行。要积极推进知识资本、技术资本与产业资本的有机结合,在探索科技创新、经济成长和人才培养密切结合的有效机制方面取得实效。
 
二是强化政策引导,正确处理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的关系。科学研究需要学术自由,技术创新需要宽松的环境。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单靠行政措施不会取得理想的效果。正确的方法应是政策引导、市场导向、文化引领和柔性管理的系统综合,以强化其内生机制和潜在的动力。要针对不同类型的项目,研究探索科研管理的政策取向,坚持以应用研究支持理论研究,以横向课题补偿纵向课题。在科技成果评价标准的取向上,明确技术开发市场导向,基础研究学术导向,以此引导科研人员科学选择并持久坚持自己的研究领域和研究方向;在利益分配上,坚持多予少取,成果转化的利益尽可能向一线教师倾斜,鼓励科技人员通过技术开发和推广应用创造效益;在科技资源和研发平台的建设上,努力的方向是打破教研室、实验室、研究所的行政界限和科研人员的身份界限,实现科技资源的系统融合,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和自主创新能力。
 
三是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不断完善开放模式和科研团体内在机制建设。在知识融合及更加强调学科交叉、技术集成的时代条件下,加强群体合作,在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中有着越来越重要的意义。学校要以领军人才为核心整合各类资源,搭建创新平台,努力形成研究方向稳定、优势互补、团结协作的团队。坚持通过宽松的管理以利益均衡协调机制、发展空间合理分布机制、优势互补协作机制和师德提升互促共进机制的优化等四个方面,探索科研团队内在机制建设。同时不断加强和深化对外学术交流,着力提升交流的质量,拓展交流的范围。根据实际需要,还应注意将合作领域从学术机构扩展到企业,从单纯的校际交流走向校企联合,比如,近年来石家庄铁道学院坚持系所合一的模式,为各学科的带头人筹建了研究所,并不惜重金和特殊优惠政策引进高水平人才,还与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等以重大项目合作的形式走向国际市场,先后派专家到巴基斯坦、塞浦路斯、阿联酋、阿尔及利亚等开展技术研究和指导,不仅扩大了影响,培养了师资,还带来了可观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作者系石家庄铁道学院党委书记、校长)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读后感言:

验证码: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中国超重元素研究加速器装置刷新纪录 彩色油菜花又添7色!总花色达70种
考研复试,导师心仪这样的学生! 地球刚刚经历最热2月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