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闫岩 刘强 来源: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09-8-31 8:20:48
选择字号:
基金委外国青年学者研究基金即将全面展开
该基金被喻为青年学者研究基金的“国际版本”
 
[科学时报 闫岩 刘强报道]2009年10月底前,按照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原定的计划,一项崭新的科学基金——外国青年学者研究基金将开始划拨研究经费。日前,这项旨在鼓励外国优秀青年学者到中国内地开展基础研究工作,促进中外学者之间的研究合作与学术交流的基金受资助名单正式公布,来自全球17个国家的40名科学家获得了该基金的资助。受资助者除来自美国的13名青年学者外,还有来自澳大利亚、罗马尼亚、以色列等国家的学者。
 
相信会出现杰出的合作案例
 
外国青年学者研究基金公布之时,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夏洛特分校教授John L.Daniels博士正在假期中享受夏日的阳光,他并不知道自己在中国申报的项目获得了资助。
 
在过去数年间,John一直与自己的依托单位——中国矿业大学有着合作关系:3年来,他和中国矿业大学合作参与了中国教育部和外国专家局设立的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简称“111计划”)。
 
“获得这个基金是基于之前与依托单位的合作取得的成绩。”得知自己获得外国青年学者研究基金后,John告诉记者,“我选择中国矿业大学是因为我们的合作关系,而更重要的是那里的师生质量和优越的实验室设备条件和人员。我们此前也一同合作了一个由美国北卡罗来纳州交通部资助的项目。在得到美中两国国家资助的基础之上,我们在专业上的合作关系已经持续了好几年。从这些项目中我们取得了很多先进的研究成果,并且为两国优秀的学生创造了受教育的机会。现在我获得的这个奖励真的是过去这些合作的成绩。而且我相信这是美中合作的一个杰出案例。”
 
此次,John获得资助的课题项目为“有机硅烷用于采矿场修复和粉煤灰利用”,合作的目的在于为管理煤燃烧产品和煤开采作业提供新的方法。虽然John现在身在美国,但是对于此次合作,他报以很高的期望。“我们的合作具有战略意义,并且平衡地获得了美中两国提供的特有资源。确切地说,中国矿业大学的地质力学实验室使得我们可以开展大规模的土壤和岩石的测试试验。”
 
和John一样获得资助的还有在中国已经从事科研工作一段时间的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的Daniel R.Joswiak。
 
来自美国爱达荷大学的Daniel在2008年取得了博士学位。爱达荷大学和青藏高原研究所良好的合作关系为Daniel提供了来到中国研究冰川的机会。而获得外国青年学者研究基金将会带他到他所向往的西藏去寻找冰川、冰芯,这让这个喜欢冰川研究的年轻人非常高兴。他告诉记者:“这个基金让我能够有机会去西藏,研究那里的冰川,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也是我们可以研究青藏高原的一条途径。在过去一年的研究中,我产生了一些自己的想法。有了这个基金我便可以依托它在工作中实践自己的设想,并继续之前在这里进行的冰芯研究。我很高兴能够取得这项基金并在中国呆更长的时间。”
 
这是中国科学进一步发展的需要
 
从多数获得资助的科学家身上,我们不难发现,年轻、有科研经验是他们的共同特点。
 
2009年是外国青年学者研究基金试行的第一年。这一年该基金先在中国科学院,教育部所属研究机构和大学内试行。对于申请人的条件要求,该基金表现出了鲜明的特色。基金要求申请人必须是:申请当年35周岁以下,且具有博士学位的外国优秀青年学者;曾在知名大学、研究机构从事过3年以上基础研究工作或具有博士后研究的经历;同时,在中国工作期间愿意遵守中国的法律法规和自然科学基金的各项管理规定。
 
在重庆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学科办负责基金管理工作的曾礼强看来,与以往的国际项目相比,该项目更像是一个外国版的青年学者基金。“该基金是针对年轻学者个人的,不像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先前的港澳台或是海外人才基金,要求个人成就很高。这就好像是一个专门针对外国学者的青年基金。”
 
东南大学教授徐明祥则表示,引进海外人才不在于其名气。“不在于引进人才的名气大小,有时候名声大的反而并不能起到大的作用。如果是真正回来作研究的当然很好,就怕很多时候走形式做样子,你来我往,并没有做什么事情。不过,现在从这些外国学者申请的项目来看,他们是会做一些实在的事情的。”他表示。
 
在Daniel的导师——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所长姚檀栋看来,以前中国没有专门针对外国学者的基金,这是第一个,该基金展示了中国越来越开放的姿态:“这个基金是中国第一次针对外国青年学者设立的,这是中国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一种更高的开放度。也说明了一种自信,表明中国并非舍不得将资金给外国人。”
 
姚檀栋表示,确确实实地将国外非华裔科学家吸引到中国来作科学,这正是中国科学进一步发展所需要的。“以前我们所谓的开放都是我们把学生送出去学习,或是把国外的科学家请过来讲讲课。现在我们做的是把外国的科学家吸引过来作研究”。
 
新基金带来新气象
 
在回忆基金的申请时,John对记者说:“申请过程非常激烈,但是坚持透明,按照简洁而且择优的原则。”
 
负责中科院系统内申请该项目的中科院国际合作局表示,该基金在申请过程中按照要求对候选人进行了严格的筛选,最终共上报19个,结果全部成功获得资助。但是由于申请的时间比较紧张,所以人数比较少。
 
据了解,此次基金原本设定2009年中国科学院和教育部各推荐40名候选人,计划资助50人左右。资助期限为半年或一年,资助经费为10万元/半年或20万元/一年,资助经费总额约为1000万元左右。
 
虽然与以往的重大项目相比,外国青年学者基金的数额并不很大,但是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眼中,该项目很重要。对于该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国际合作局局长韩建国表示,虽然基金项目不大,但是影响很大。所以最终情况将于专家委员会审核后统一于今年9月公布。
 
此外记者还从中科院国际合作局获知,目前第二批申报工作已经开始,初步名单将于10月份产生。据悉,该项目在试行期间每年受理1次,受理时间在5月。
 
作为项目获得者的John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相关领导有过交流的经历,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跟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项目主任的见面给了我非常深刻的印象,尤其是他对科技问题广泛而深入的理解。我曾经在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工作并与其他国家的一些研究资助机构打过交道,所以对各种研究项目的效率有一些了解。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有效地借鉴了其他国家的经验并且利用最为有效的资助机制来发展中国的科研能力。”
 
John同样对该基金项目报以良好的愿望:“我确信这个项目能够在美中两国之间取得良好的成果和广泛的影响。短期来看,至少可以促进论文的发表和学生的参与。然而该项目本身是深入合作的一个催化剂,我们将在实践层面得到更广泛的启示、结果。”
 
姚檀栋表示,因为该基金只是刚刚开始,平台尚未建立完全,所以感兴趣的人可能暂时较少,只有建设好这个平台才会有更多的人来。他对基金的未来发展表示很乐观,“这个基金发展会越来越好,这是必然的趋势,什么事情顺应趋势就是对的。该基金在今后会更加完善,注重保障质量,也会更为规范”。
 
《科学时报》 (2009-8-31 A3 科学基金)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查看所有评论
SSI ļʱ
 
读后感言: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大规模基因研究重绘开花植物的生命之树 彭慧胜院士团队把“充电宝”做成衣服
缓解肠易激综合征  饮食比服药更有效 银河系发现巨大黑洞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