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学 医药健康 基础科学 工程技术 信息科学 资源环境 前沿交叉 政策管理
 
作者:群芳 来源: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09-3-18 2:15:13
PNAS:大气浮质导致浮游植物中毒
能够破坏海洋生态系统,对中国附近的太平洋海域造成影响

 
有颜色的区域代表了有毒铜沉积的热点地区——蓝色表示有毒环境会持续3到4个月,绿色表示6到7个月,而红色圆圈则表示由人为因素导致铜毒性上升的区域。(图片提供:A. Paytan等, PNAS Early Edition)
 
从地球大气中飘落的富含营养的微粒对于浮游植物——能够支撑海洋食物链的漂浮的微小藻类——来说是一个福音。然而一项新的研究表明,这些所谓的大气粒子能够使浮游植物中毒,从而破坏海洋生态系统,同时改变大气中温室气体的含量。
 
这些大气粒子或浮质可能是自然形成的,也可能是人为产生的,它们包括富含矿物质的尘埃、煤烟、有机分子以及海盐晶体。之前的研究成果凸显了这种浮质沉积作用给海洋带来的好处。这一过程向海洋传送了高浓度的磷酸盐、氮和铁,从而刺激了浮游植物的生长。然而大气粒子并非仅仅包含营养物质。它们就像是一杯混合了各种物质的鸡尾酒,同时还包含了与酸雨形成有关的污染物质。然而迄今为止,科学家们尚未留意大气粒子对海洋构成的潜在威胁。
 
据美国《科学》杂志在线新闻报道,为了更加全面地了解大气粒子与海洋生产力之间的关系,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克鲁斯分校的海洋学家Adina Paytan和同事,着手对大气粒子中的几种成分——而非仅仅是营养物质——对红海浮游植物群落造成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研究人员采集了来自欧洲和非洲的大气浮质,并将它们与红海的水样混合在一起。
 
结果显示,那些暴露在欧洲大气浮质下的浮游植物群落生长得很旺盛,相反,暴露在非洲大气浮质下的浮游植物群落的生存状况却一落千丈。研究人员注意到,与欧洲的大气浮质相比,非洲大气粒子所含的铜几乎是前者的3倍。更多的试验证实,对于两类浮游植物而言,非洲大气粒子中的铜含量是致命的。研究小组在最近的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网络版上报告了这一研究成果。
 
为了对大气粒子与全球海洋生态系统之间的关系有一个全面的了解,Paytan和她的研究小组对海洋中铜沉积作用的总量进行了模拟。研究人员最终确定了两个由人为因素导致的铜沉积的热点地区——印度东部的孟加拉湾,以及中国和东南亚附近的太平洋海域。Paytan指出,这些地区的浮游植物群落可能对有毒物质更为敏感,这是因为它们或许并不适应当前的毒素浓度——比工业革命之前高出了50%。
 
英国东英吉利亚大学的海洋与大气化学家Alex Baker认为:“这是针对一个潜在新问题的有益的危险警告。”美国塔拉哈西市佛罗里达州立大学的海洋学家Bill Landing则表示,尽管将他们的发现外推至全球海洋或许为时尚早,但这一研究无疑是很好的第一步。Landing说:“他们完成了一项很棒的工作,找出了那些潜在的影响,而这些影响大多数都是不利的。”
 
《科学时报》 (2009-3-18 A4 国际)
 
更多阅读
 
发E-mail给: 
    
| 打印 | 评论 | 论坛 | 博客 |
读后感言:
相关新闻 一周新闻排行

小字号

中字号

大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