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学 医药健康 基础科学 工程技术 信息科学 资源环境 前沿交叉 政策管理
 
作者:张瑞丹 来源:财经网 发布时间:2009-2-16 13:4:25
多重因素相叠加造成中国北方大旱
 
去冬今春以来,中国北方广大地区遭遇大面积罕见旱灾。这起旱灾究竟是突发极端天气事件,还是多年干旱常态下的程度加深,却一直存在不少争议。
 
在昨天(2月13日)结束的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学术年会上,《财经》记者了解到,不少业内人士认为,此次干旱不能仅归咎于大气环流异常,而是在受全球气候变化、人为活动加剧等多重因素相叠加影响,并最终爆发引起的。
 
根据中国气象局的解释,大气环流异常,造成的暖湿气流不活跃为此次大旱的主要原因。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气候预测室主任张培群告诉《财经》记者,所谓的大气环流,主要是指对流层和平流层大气的运动,这种运动是完成热量和水分的输送和平衡的重要机制。当其运动出现与多年平均状态出现差异时,就被称之为“大气环流异常”。
 
张培群表示,此次中国北方地区入冬以来降水偏少,甚至无降水的主要原因,其一是大气环流异常造成的孟加拉湾水汽难以输送至中国大陆;其二是去年入冬至今,影响中国的冷空气较为频繁,且强度较大,造成了大陆盛行西北干冷气流,湿度条件较差,不易形成降水。
 
通常,冷空气与暖湿气流相遇,促使暖湿空气被冷空气强迫抬升,或由暖湿空气沿锋面斜坡爬升,便形成降水。但由于此次来自西伯利亚的冷空气过于强劲,来自孟加拉湾的西南暖湿气流便被阻挡,只能徘徊在长江流域一带,造成北方降水严重不足;但长江流域直到华南地区,反而降水较常年增多。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气候中心教授丁一汇在这次会议上也指出,此次的旱情并不属于偶发。
 
受季风影响,早在1972年至1992年这个时段,为北方带来丰富降水的北方雨带就已逐渐下移至长江流域。也就是说,华北地区在约40年内都会表现出普遍干旱的特征。
 
此外,过度地下水开采,水资源的浪费和污染,以及众多水利工程的纷纷上马,也在某种程度上加剧了北方的旱情。
 
“而且,其影响程度甚至远远大于气象干旱。”国家气候中心研究员姜彤告诉《财经》记者。
 
在他看来,单纯从气象干旱的影响来看,并不足以造成大面积的干旱灾难和农作物死亡。因为如果有足够充足的地下水资源的话,那么当气象干旱发生时,可以及时采取措施,利用地下水资源进行合理灌溉,其农业损失会大大降低。
 
但是,中国并不是一个淡水资源丰富的国家。扣除难以利用的洪水径流和散布在偏远地区的地下水资源后,中国现实可利用的淡水资源量则更少,仅为11000亿立方米左右。而这些可利用的淡水资源中,又有很大一部分受到污染和浪费。
 
与南方地区相比,中国北方地区由于受自然条件和地理位置限制,水资源更是明显不足。因此,中国北方地区长期过度开采地下水用于城市生活和农业耕作,也使得很多地方浅层地下水近乎消耗殆尽。一旦出现特大旱灾,就很难获得足够的缓冲空间。
 
值得忧虑的是,在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中国北方地区的干旱程度可能会逐渐升级。
 
国家气候中心所做的气象模型就显示,如果全世界继续以现在这样的速度大量排放温室气体,那么,在2050年后,中国南北方的旱涝格局将与现在没有太大的改变;而且,中国北方地区的干旱带,还有进一步扩大的危险。
 
姜彤对《财经》表示,如果温室气体排放能够下降,很可能将最终影响到中国南北方的旱涝格局,并为北方地区带来丰富的降水。
 
“如果再加上合理的使用地下水资源,那么目前的干旱情况才有可能被缓解,”他强调。
 
发E-mail给: 
    
| 打印 | 评论 | 论坛 | 博客 |
读后感言:
相关新闻 一周新闻排行

小字号

中字号

大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