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学健 来源: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09-11-15 23:27:26
选择字号:
中国系统仿真学会成立20周年庆祝大会举行
仿真已成为理论和实验研究之后重要的科学研究手段
 
[科学时报 王学健报道]“仿真科学与技术学科在系统学科、控制学科、计算机学科以及建模与仿真应用领域有关技术学科中孕育、交叉、综合和发展。今天,它已形成了独特而较为完整的理论、方法与知识体系,并正逐步发展成为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学科。今天的建模/仿真技术与高性能计算一起,正成为继理论研究和实验研究之后另一种重要的科学研究手段。仿真科学与技术已在我国国防、航空、航天、能源、交通、医疗、教育等诸多领域成为不可缺少的研究手段,并且在工业、农业、商业众多领域广泛使用。”中国系统仿真学会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李伯虎在日前举行的中国系统仿真学会成立20周年庆祝大会暨工程科技论坛2009年仿真学术年会上,概括了仿真科学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所作的贡献。
 
在会上,8位院士从不同侧面探讨了信息时代的信息技术和建模/仿真技术的科学发展问题。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吴澄、李德毅、汪成为、李国杰、李伯虎、王子才,中国科学院院士张钹分别以《现代通讯技术现状及其发展》、《工业信息化技术现状与发展》、《超出图灵机的云计算》、《面对机遇和挑战实现信息和仿真技术的跨越发展》、《信息科学技术发展的前瞻思考》、《一种基于云计算理念的网络化建模与仿真平台——云仿真平台》、《复杂仿真系统评估理论与方法》以及《计算机视觉——人工智能之梦》为题作大会报告。
 
据介绍,半个多世纪以来,我国仿真科学技术在各类应用需求的牵引下得到很大发展。进入21世纪,我国已成功研制千万亿次/秒运算速度的高性能计算机,我国仿真科技工作者开展了各类建模仿真支撑环境与平台、大规模虚拟战场、复杂系统建模与仿真、综合自然环境建模与仿真、仿真网格/云仿真平台、仿真专用工具软件、嵌入式仿真技术等的开发、研究与应用。目前,我国建模/仿真技术正向以“数字化、虚拟化、网络化、智能化、服务化、普适化”为特征的现代化方向积极发展。
 
中国系统仿真学会从1989年成立至今,已由当初的7个专业委员会、工作委员会发展到今天的16个;学会成功主办了数十次国内外学术会议;学会的会刊《系统仿真学报》已出版发行200期,其影响因子、总被引频次及网络下载量名列全国同类期刊前列;学会的数千名会员遍布我国诸多领域与行业。
 
《科学时报》 (2009-11-16 A1 要闻)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读后感言:

验证码: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大规模基因研究重绘开花植物的生命之树 彭慧胜院士团队把“充电宝”做成衣服
缓解肠易激综合征  饮食比服药更有效 银河系发现巨大黑洞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