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袁建胜 崔雪芹 来源: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09-10-20 8:19:58
选择字号:
浙江林学院校长周国模:普及生态理念 建设生态大学

 
周国模 浙江林学院校长。国内知名的森林碳汇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浙江省“151”人才。现任中国林学会理事、中国林学会森林经理分会常务理事和浙江省林学会副理事长,主要从事森林碳汇、森林资源信息化管理技术、森林可持续经营理论与技术等研究。现主持国家和省级项目数十项,发表论文近百篇,并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浙江省人民政府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以及浙江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等荣誉。

[科学时报 袁建胜 崔雪芹报道]在杭州市的西郊有个安静又美丽的小城——临安市,浙江林学院坐落在这座全国优秀旅游城市里。杭州有个西湖,浙江林学院有个东湖。
 
在东湖边的杨柳依依里,我们采访了浙江林学院的校长周国模。坐品青翠的绿茶,看着湖上天鹅如云般飘过,心中的那份轻松和自在,是在游人扰攘的西湖边体会不到的。静谧使人专注,这样的环境也许就是做学问的理想所在。
 
“你们看到湖中的那个岛了吗?那是人工堆出来的,与湖边并没有道路相连,为什么?因为它的唯一功能是湖中的鸟的栖息场所。”周国模对记者说,“这是一件小事情,也是我们建设生态大学理念的一个小小体现。”
 
谈话一开始,周国模就给记者普及了一下生态学的知识。
 
一个健康的生态系统有四个特征:开放性、动态性、多样性和竞争性。开放性代表的是生态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整个系统与外部之间要不断地进行能量、物质交换;生态系统时时都要保持一种动态的平衡,这是生命体本身的特征所决定的;多样性是指系统内要物种多样并存;而竞争性是指各物种优胜劣汰的过程,通过竞争达到系统的和谐平稳。
 
虽然早就知道周国模校长是一位林学、生态学方面的专家,但这样的开场白还是让我们有些措手不及:难道我们要聆听一场生态学方面的专业演讲?
 
“生态学的理念和学校管理看起来并不搭界,但从建设生态大学的角度来讲,二者的原理却是基本相同。”周国模话题一转,就谈到了大学管理。
 
生态大学同样有开放性、动态性、多样性和竞争性的特征。
 
“大学不能关起门来办学,要面向社会、面向国际,这是大学的开放性;大学的建设目标是动态的,应该与时俱进地调整,这是大学的动态性;大学的学科是多样的,学术观点也要是多样的,多元文化要在这里交汇、碰撞;大学内外部都处于一个竞争的环境下,需要有序竞争,没有竞争就容易产生惰性。”周国模说。
 
在拥有2188种植物,集教学、科研、景观和文化活动等功能为一体的校园与植物园“两园合一”的生态型校园中,听周国模校长谈着生态大学建设的相关话题,看着我们的疑问一个个迎刃而解,实在是一个让人心情畅快的过程。
 
“让老百姓喝上干净的水、吃上放心的肉、呼吸新鲜的空气——这些我们之前曾经拥有的生活,如今却变成需为之努力的目标。在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协调方面,我们需要进行深刻地反思。”周国模说。
 
在周国模看来,为改善生态环境提供智力支持,是他作为一个科学家的责任;而作为一位校长,为教师和学生负责、为学校的发展负责,也是他义不容辞的责任。
 
三个面向和“三干”品质
 
《科学时报》:自1958年天目林学院建立以来,浙江林学院办学已历50余年,在过去的50年里,浙江林学院形成了哪些优良传统?在新世纪的今天,我们又如何继续发扬这些优良传统? 周国模:浙江林学院原名天目林学院,成立于1958年,办学伊始就拥有一批知名教授和留学归国的学者,是一所有较高办学起点的本科院校。学校创办之初虽然办学条件十分艰苦,但是在一批老教授的带动下,全校师生以严谨求实的作风和坚韧不拔的精神推动学校不断发展,这种精神一直延续了下来,成为学校发展的不竭动力。
 
从建校开始,学校就一直保持着在学生中开设劳动课的传统:上世纪90年代以前,每一位进校的大学生都要发一把锄头、一个水壶、一双劳保鞋,到农村、企业去,到实习基地去劳动一段时间,去培养他们的吃苦耐劳精神和基本专业技能。如今学校办学条件改善了,但劳动依然是大一学生的必修课。
 
近年来学校发展迅速,实现了学科从以林为主向以林为特色的转变,从单科性院校向多科性大学的转变。目前,浙江林学院在校生突破20000人,拥有了15个硕士学位授予点和50个本科专业,学校拥有国家木质资源综合利用工程研究中心等一批高层次科研平台,一大批科研成果获得全国以及省部级奖,其中“刨切微薄竹技术”获得国家科技发明奖二等奖、“竹炭生产关键技术、应用机理及系列产品开发”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学校科研成果连续3年获得浙江省科技奖励一等奖,这些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后,为企业、农民增加收入10多亿元。
 
在新的时代和机遇下,学校仍然坚持立足于农林学科的特色和行业特点,以“坚韧不拔、不断超越”的精神始终坚持“面向农村、面向基层、面向社会”,重视培养学生“肯干、实干、能干”的良好品质。
 
“肯干”指的是态度,要求工作积极主动,能够做别人不愿意做的事情,能够坚韧不拔,不断超越;“实干”指的是作风,要求工作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做事情实事求是,学生要求真、教师要敬业;“能干”指的是能力,要求工作者具有一定的综合素质,能够比较好地完成任务,而且能够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创新。
 
学校50多年来培养的27000多名毕业生,他们无论是在基层一线和农村工作,还是在领导岗位及其他科研、管理等各类岗位上,都充分表现出“肯干、能干、实干”的品质,大大增强了学生在就业上的优势:他们不仅下得去、留得住,而且还能干得好、上得来,深受用人单位欢迎。
 
生态大学的核心是和谐
 
《科学时报》:浙江林学院提出建设“生态大学”的理念,请您具体谈一谈“生态大学”的内涵和外延。
 
周国模:经过多年的精心规划和建设,浙江林学院东湖校区按照“崇尚自然、优化环境、因地制宜、特色鲜明、以人为本、天人合一”的设计理念进行建设,目前已经成为集教学、科研、景观和文化活动等功能为一体的校园与植物园“两园合一”的生态型校园。
 
校区拥有2188种植物,其中有大量珍稀植物,国家林业局林木良种基地也建在此。由于环境优美、依山傍水,学校每天都吸引着大量的学者、专家、中小学师生以及社会各界人士来学习考察,由于环境优美,还被推选为全国绿化模范单位。
 
但学校并没有就此停下脚步,经过多次调研、讨论,大家发现,目前全国高校中已经有了生态型大学,但还没有一所真正意义上的生态大学。于是,在最近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中,浙江林学院党委提出了“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建设人民满意的生态大学”的主题。
 
我们提出的生态大学,是“以教育生态化理念为指导,通过对由学校与外部环境构成的系统进行调控,达到学校与外部环境、学校内部各要素之间关系的平衡,在资源优化配置基础上,充分发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大功能,实现和谐可持续发展的大学”。生态大学的“生态”也是随时代的变化而变化的,不仅仅要求校园环境要达到生态化要求,还需要从人才培养、制度文化、人文精神等方面进行建设。生态代表的是一种和谐,包括环境、人事关系、制度文化的和谐,也包括广大师生关系的和谐,反映人类新的生存方式和自然的和谐关系。
 
浙江林学院将建设的生态大学将包括三个部分:生态校园、生态教育和生态文化。
 
首先是生态校园,指的是整个校园在规划与建设过程中,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对人文历史的挖掘,对传统优秀文化的传承;其次是生态教育,指按照生态学知识,致力于解决教育过程中的各种矛盾,形成整体的、动态的平衡,以实现人的全面的、可持续的发展以及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最后是生态文化,是指以生态为特色,培育、弘扬校园生态文化,重点是对师生生态意识的培养,对高校周边环境的文化辐射。
 
建设生态大学的理念也要渗透到学校的管理体制和创新学术环境中去,生态大学倡导以人为本,在学校的管理和教学中要遵循高等教育的基本规律顺势而为。
 
比如,学校在制度建设方面倡导“和而不同”,尊重学科、学生、部门等各个方面存在的差异与个性。注重价值引导,营造高雅的文化环境,倡导求真的科学精神,建立规范的运作意识,采取长效的激励机制。
 
在学术建设方面,建设利于创新的学术生态环境。学科及以学科为基础的组织机构、学术团队、学术领导、个性包容的学术文化、学术资源的获得及分配机制等是制约学术发展的环境因素。
 
在生态大学中,必须重视学术的群体效应,尊重学术人员的自我组织,强调学术多元发展,鼓励创造,宽容失败,充分发挥教师的主体作用。
 
要实行民主管理,在规范管理的同时体现出宽容精神,努力营造良好氛围,发挥系统中每一个基本价值主体的作用,充分尊重和保持人与人之间的自然和谐的关系。
 
培养生态人 服务最基层
 
《科学时报》:浙江林学院已将生态课程作为全校的公选课推行,各专业是否学习同样的生态课程?常识教育、素质教育的功能之外,生态教育如何和不同专业深入结合?除了开设公共课程之外,浙江林学院为实现建设“生态大学”理念,在校内还有哪些系统推进的项目或工程?产生了何种效果?
 
周国模:学校在给学生设计选修课程时专门规定:所有学生在校期间必须获得2个以上生态环境学的公选课学分才能毕业。
 
浙江林学院多年来一直在努力实现一个目标——“建设人民满意的生态大学”,坚持“生态育人、创新强校”发展战略,实施生态化管理、培养生态人、建设生态校园。
 
所谓生态人,就是具备生态素质,和谐全面发展的人。学生只有具备一定生态理念才能深刻领会可持续发展的意义,只有具备了一定的生态学知识,在生产实践中才能够更加重视经济发展和环境的关系。
 
比如,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学习生态环境学,可以让他们今后在建筑设计时,能够考虑自己的设计会不会破坏环境,建筑的废弃物该如何处理;经济管理专业的学生学习生态知识,可以在将来的经济建设和管理过程中,更加清楚如何处理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更好地贯彻科学发展观——其他专业的学生也是一样。
 
随着和谐社会建设的不断深入,今后的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肯定会加上一条——要具备一定生态理念。现在我们先行一步,让所有的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都能够以生态理念为基础。
 
有了一流的自然生态环境,更要有一流的人文生态环境,这样才能培养出生态化的人才。为了营造更加生态的人文环境,浙江林学院下大力气做“小事”、做实事,让“以人为本”不再是一个口号。
 
比如,学校如何发展、如何规划,不仅普通老师可以直接参加研讨,即使普通的学生也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向学校提意见、谈想法。
 
此外,学校还在校园内设立人行道,确保师生交通安全;加强休闲健康文化建设,使全校师生都有良好的体魄去工作学习;成立心理健康咨询中心,帮助心理上贫困的学生解缓压力;制订贫困资助办法,帮助贫困学生完成学业等等。
 
《科学时报》:目前我国要走科学发展之路,社会经济发展与自然环境保护之间的和谐是其中的关键,在这样的大背景之下,高校应扮演什么样的角色?浙江林学院提出建设“生态大学”的理念,除了科研成果、人才培养等智力支持之外,在直接服务社会方面有何自身的特色?
 
周国模:在国家走向科学发展之路之时,高校尤其是农林环境类高校,一定要承担起相关的责任,生态大学更要有自己的生态责任——积极向社会宣传生态环保理念,主动培养具有生态意识的大学生。
 
每当假期结束后,浙江林学院的老师们聚到一起,交流最多的并不是写了多少论文、完成了多少课题,而是有多少时间深入基层服务,帮助企业工厂、农民群众解决了多少科技难题,比的是谁的科技服务得到了企业认可,谁下乡服务更受农民欢迎。
 
比如今年为帮助农民解决实际问题,更好地服务新农村建设,学校农村经济、林业经济、林学、园艺等专业的专家,先后前往浙江省永嘉、余杭、天台等县市,为各地的蔬菜园艺基地、蘑菇栽培基地、竹子培育基地提供技术支持,针对各涉农企业如何处理农业生产过程中的环保问题,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意见和建议,促进了当地资源的循环利用和农作制度的升级。
 
到基层开展科技服务,已经是浙江林学院专家、教授暑期的必修课程,学校利用暑假时间开展“院士行”、“专家行”等科技服务活动,已经坚持了数十年,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为加强专家和企业、地方的联系,确保科技服务的长态化,学校每年还选派了一大批科技特派员、农村指导员,他们常年在地方开展科技服务,起到了联系专家教授和地方企业、农户之间的纽带作用,确保了专家教授完成暑期科技服务后,能够始终保持地方企业的联系。
 
教学科研起表率 综合能力是关键
 
《科学时报》:您在学校从事行政管理工作的同时,从未间断科研工作,在您的科研生涯中,您做得最满意的课题是哪一项,它为何让您如此看重?
 
周国模:林业与全球气候变化方面的研究,是我最为感兴趣的研究领域。由我负责的浙江林学院森林碳汇研究项目组,2002年开始开展毛竹林、杉木林等碳汇能力的研究,尤其是毛竹林碳汇研究在全国是最早开始、也是最系统的,相关科研成果在国内外受到了关注。
 
我校负责实施的全球首个毛竹林碳汇项目——临安毛竹林碳汇项目得到中国绿色碳基金支持,已经在浙江省临安市藻溪镇营造毛竹碳汇林近50公顷,预计在项目实施的20年内可固碳(吸收二氧化碳并使其中的碳固持下来)5000多吨。通过对项目实施期间碳汇动态的检测与计量,将提出毛竹碳汇林营造、监测与计量的国家标准,为未来进行竹林碳汇交易提供技术支撑。我国是世界上竹林面积、产量、产值最大,加工利用做得最好的国家,竹林也是南方山区农民致富的重要来源,作好竹林碳汇方面的研究意义很大。
 
什么是碳汇?林业碳汇是指通过实施植树造林、森林管理、植被保护和恢复等活动,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与碳汇交易相结合的过程、活动或机制。
 
随着世界经济的高速发展,人类活动特别是近年来工农业生产所排放的温室气体,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生存构成威胁。其中,二氧化碳(CO2)是气候变暖的主要温室气体。通过陆地生态系统的有效管理来提高碳汇能力、减缓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被认为是最经济有效、绿色安全的途径之一。
 
最近,胡锦涛总书记在G20气候变化峰会上发表讲话。宣布中国将采取4项措施来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其中有一条就是大力增加森林碳汇。而在今年6月举行的首次中央林业工作会议上,也提出了发展林业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战略选择。所以未来林业不仅是一个产业部门,而且将对人类的整个生态环境、对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
 
《科学时报》:在您看来,一位好的大学校长应具备哪些素质?
 
周国模:现在的大学承担诸多的责任,政府、社会各界都极为关注、寄予厚望,希望大学的管理者既要是教育家,又要是政治家。作为校长,要为学校发展把握未来,引领全局,抓好管理,协调上下左右,又要有教学能力、学术水平来起表率作用。
 
所以,如果从全面的角度来要求的话,一位大学校长要从国情出发,做政治方向的把握者;把握机遇与时俱进,做改革创新的开拓者;以提升学术声誉为宗旨,做学术管理的主持者;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做大学持续发展的推动者;以实现和谐为目标,做大学和谐体系的构建者。
 
具体来说有几个方面:第一要有底蕴丰厚的从业经验与教育思想;第二要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与工作作风;第三要有不断进取的改革实践与管理创新能力;第四要具备有的放矢的高教研究与战略规划能力。
 
除此之外,作为大学校长,还有非常重要的两点,就是一要关爱学生,在他们的品行、身心以及知识能力等方面给予关注;二要关心教师,为教师积极性、创造性的发挥营建公平、公正的制度环境。这些看似“细节”的事情,却同样是一个大学校长在构建和谐大学中值得高度重视的。
 
《科学时报》 (2009-10-20 B1 大学周刊)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查看所有评论
SSI ļʱ
 
读后感言: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彭慧胜院士团队把“充电宝”做成衣服 缓解肠易激综合征  饮食比服药更有效
银河系发现巨大黑洞 史上最亮伽马射线暴来自一颗坍缩的恒星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