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学 医药健康 基础科学 工程技术 信息科学 资源环境 前沿交叉 政策管理
 
作者:王海圣 来源:大河网-河南商报 发布时间:2008-3-1 16:13:17
职场陷两难困境:求职者难找工作企业招不来人才
 
2月16日起,在为期5天的“2008年河南省春季人才交流大会”上,26岁的小陈天天在市场待着,投了16份简历。但至今,没任何企业联系他。
 
事实上,发愁的不只是求职者。省人才交流中心副主任韦伟说,今年参加省人才交流大会的企业和求职者都比去年多,但却同时出现了“找工难和招工难”的双重难题。
 
记者调查发现,很多人认为这一现象和新劳动合同法的颁布实施有密切关系。更有分析认为,河南劳动密集型企业多,临时用工多,和全国其他省市比,新劳动合同法带来的震荡尤其明显。
 
找工作的苦恼
 
付出很多精力,收获很少机遇
 
小陈自我嘲讽说,“毕业两年了,毕业就失业,被迫‘啃老’,想不习惯都习惯了。”
 
小陈说他对工作的要求也不高,能做个“白领”就行,但2007年他一无所获,最窘迫时,不得不去三全食品的车间干了两个半月,挣了点吃饭钱。
 
2008年河南省春季人才交流会,小陈期待已久,他说他为此专门制作了66份简历,取“六六大顺”的谐音,“我的简历不豪华,一份也就8块钱。”小陈说。
 
但一算账,小陈发现这段时间“跑省人才市场、市人才市场、看报纸广告去应聘,因此产生的交通费、吃喝费等,花去了500多元”。
 
找工作花费500多元只是属于小巫见大巫,2月28日上午,《1+1人才资讯》主编刘渊接受商报记者采访时介绍了一些案例:有些女学生的简历制作之精美叫人感叹,比如都是铜版纸、有20多页,还有个人写真集,仅仅制作简历的费用就达百十元。
 
“现在在郑州,一个应届大学毕业生找到工作之前,平均得花费上千元。”刘渊说。
 
然而让人苦恼和困惑的是,钱花出去了,工作并不好找。
 
“企业越来越挑剔了。”小陈说。
 
当大学毕业生陷于难找工作的煎熬时,许多来自农村的剩余劳动力也陷入了找工难的困境。2月26日下午,商报记者在郑州市二马路非法劳务市场看到,和往年一样,这里聚集了成千上万的求职者,众多求职者表示“不要合同,只要有活干就行”。但似乎没什么老板过来招人。
 
“我准备回家了,有老乡叫了再出来。”南阳市淅川县西簧乡的一位求职者说,他希望得到的工作是“啥都行”。
 
招聘人的难题
 
花费很多财力,找不到满意人才
 
当广大求职者正为花钱找工作苦恼的时候,无数用人单位也在为花钱招不来人烦恼。
 
韦伟介绍说,2008年河南省春季人才交流会在规模上大大超过了往年,“应该说这是河南历年来规模最大的一次。”入会招聘单位或企业有1300多家,提供各类职位3.2万多个。
 
郑州市一家大型商场的负责人说,企业已提高了工资、福利等各方面的待遇。并且,在招聘过程中,人才市场的企业入场费等很多费用都提高了。
 
这位负责人说,加上媒体广告费、去外地招人费等,如果再算上交通费、人力资源的开支费和一些看不见的费用,企业招聘成本越来越高。
 
就此,刘渊的大略统计是,“一般来说,企业能招到一个满意的人才,至少得花万把块。”
 
但韦伟说,尽管今年省人才交流市场举办的规模更大,实际效果却并不明显。
 
并且,2008年的人才交流大会还出现了一个过去不明显的现象:一方面是大量的求职者得不到工作,另一方面是大量的企业招不到想要的人才,求职者和企业陷于两难。
 
求职招聘的同一悖论
 
因为成本高了,所以期望值高了
 
为什么一方面求职者找不到工作,而同时企业却招不到人呢?
 
韦伟的判断是,只能是求职者和企业都有了新的找工和招工意向,而两者没有达成一致,并且出现了不可调和的矛盾。
 
“这里边出现了两个变化,一个是求职者,对工作的要求提高了,比如对待遇的要求更高了。另一个变化方是企业,因为企业改变了招工策略,愿意出高工资,但只招有经验、有能力、马上能带来效益的人才,宁缺毋滥,不愿投入精力培养新人。”刘渊说。
 
在刘渊看来,求职者所以要求更高的待遇,因为2007年以来CPI一直高企,而2008年物价飞涨的趋势并没有掉头迹象;在企业,也愿意提供更高的工资待遇,劳动合同、保险等也不在话下,可是企业更讲究能带来即时效益。
 
“可以说,眼下河南职场已显出了‘找工难和招工难’的双重难题。”韦伟说。
 
而在韦伟看来,今后,这一“找工难和招工难”的双重难题有可能愈演愈烈,因为每年都有大量的应届毕业生拥入社会,必然导致竞争激烈,“2007年河南考上大学的有47万人,将来毕业了呢?事实上,这些年,河南已累积了上百万高学历的求职大军。”
 
韦伟还注意到,在2008年,郑州市还涌现了用工“中介机构劳务派遣制”,而劳务派遣,本来只是出现在东部沿海等地,“比如郑州的金融业,劳务派遣就很突出,企业这样做的原因是可随时用工、随时辞退。”
 
“可以说,新劳动合同法已改变了河南的用工环境。”韦伟说。
 
悖论幕后的推手
 
新劳动法改变了用工环境
 
对于韦伟的观点,河南九鼎德盛投资顾问有限公司董事长张保盈博士非常认同。“因为新劳动合同法的实施,企业将员工的试用期和长期发展联系起来了,而这导致了劳动者的变相流失。”
 
其具体表现是,企业越发没耐心培养人才,而格外欢迎有工作经验的求职者;出于削减成本,对现有岗位,5个人就能承担起来的就绝不用6个人,甚至还会压缩。
 
河南维雪集团人力资源部经理段宏超说,企业欢迎有能力、有经验的求职者,而拒绝应届毕业生,已是发展的必然趋势。
 
河南天伦集团董事长、省工商联副主席张瀛岑也发表了上述看法,他说,新劳动合同法对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为此集团已重新修订了人力资源制度和流程。
 
“我国早就出台了劳动法,对加班、合同、保险和试用期等都有要求,但一直流于形式,并没有加大企业的负担。而新劳动合同法却条款明晰,特别是对合同做了明确规定,这必然导致企业用工观念的变化和用工策略的调整,也就是说,轻易不进人,进就进有能力的、有经验的人,导致应届毕业生更难就业。”段宏超说。
 
张瀛岑说,早在新劳动合同法颁布实施之前,天伦集团已组织员工做了认真学习,“目前,对于老合同存在的问题都已做了修改,新合同都已全部签完了”。
 
据介绍,伴随着不少企业对于老合同的修改,是岗位的削减和招工的严格。
 
张保盈博士认为,毫无疑问,随着求职者和用工单位的双向调整,必将加剧用工的紧张,增重社会的负担,需要社会各界认真研究和认真对待。
 
河南面临的考验
 
劳动密集型企业用工成本大增
 
正当河南企业为高素质人才苦恼时,甚至不惜北京、上海来回跑着找人才,另一个危机也已显现,也就是临时用工也出现了问题。
 
众所周知,河南有着众多劳动密集型企业,比如食品行业、纺织行业、服装行业等,都需使用大量临时工,因由新劳动合同法的明确,成为企业不得不认真考量的现实问题。
 
2月26日上午,河南省中小企业局办公室的任伟军对商报记者说,“像属于劳动密集型的三全食品等企业,就出现了用工紧张,而这不是个别现象。”
 
任伟军表示,就新劳动合同法实施后出现的这些情况,他们随后有进行主题调研的打算。
 
不过,商报记者就临时用工问题致电一些企业,没有得到明确答复。
 
就此,维雪集团相当坦诚,段宏超表态说,河南确实有着众多劳动密集型企业,特别是有很多食品企业,临时用工很多,新劳动合同法必然会显著增加这些企业的用工成本。
 
“我们维雪集团就是这样,每年都会使用大量临时工,那么,怎样使用这些人呢?就此,我们2008年起,制定了新的使用标准,也就是按照新劳动合同法的要求,全部都签订短期劳务协议,同时在工资待遇上,采用明显高于长期工种的办法。”段宏超说。
 
至于其他劳动密集型企业使用临时工的情况,段宏超没有发表意见,但他说,“根据他的观察,对新劳动合同法,大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大多数都是严格执行的。”
 
这是一个全新的考验,但似乎眼下没有完美的答案。
 
发E-mail给: 
    
| 打印 | 评论 | 论坛 | 博客 |
相关新闻 一周新闻排行

小字号

中字号

大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