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学 医药健康 基础科学 工程技术 信息科学 资源环境 前沿交叉 政策管理
 
来源:城市快报 发布时间:2005-1-25 17:11:5
刘东生:黄土里面乐趣无穷
 
“黄土地是我们世世代代休养生息的地方,隐含着地球环境变化的各种信息,它像一把钥匙,能够解开无数的谜。对于科学工作者来说,每次新发现都是非常有意思的事,其中的乐趣难以形容。如果没有兴趣就不会做了。”
 
从不感觉枯燥
 
“黄土地是我们世世代代休养生息的地方,它是一个巨大的地质文献库,隐含着地球环境变化的各种信息,它像一把钥匙,能够解开无数的谜。”黄土,在普通人眼中或许只能看到沙尘暴或贫困,但经过近60年的“亲密接触”,刘东生已将其视作生命一样的宝物。
 
“但60年的黄土研究不枯燥吗?”
 
“对于科学工作者来说,每次新发现都是非常有意思的事,其中的乐趣难以形容。如果没有兴趣就不会做了。”今年已是88岁高龄的刘东生,依然精神矍铄、思维敏捷,面对记者的提问,他的回答非常坦率。
 
他只想着工作
 
话虽这么说,其实与刘东生相处已久的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的同事们都明白,除了兴趣之外,那份责任、那份执著,在他近60年的黄土研究中更是不可或缺。
 
这从刘东生为何选择黄土研究的讲述中可见一斑:“我工作后主要从事古脊椎动物研究,尤其是鱼化石研究,也受到国内外关注。到上世纪50年代初,周恩来总理请一位日本记者讲环境问题,我印象非常深,后来总理提出要重视环境问题,我就从单纯的地质研究转向地球环境研究,开始了与黄土的不解之缘。”
 
与刘东生一起生活了半个世纪的老伴胡长康的评价可能更“权威”:“他为人老实,就是想着干活,多做些工作。我们曾经在南京住了七八年,可周围的景点从来没去过。”
 
视黄土为生命
 
“他把黄土看成自己的生命。”与刘东生接触过的人常常发出这样的感慨。他的同事们不会忘记:在上个世纪50年代,刘东生等人穿越黄土高原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完成了10条大约1000多公里的剖面,吃住都在野外,且全是步行;刘东生带队从北京开车去西部进行野外考察,每天早上6点起床,夜里还要召集开会,研究问题;在长白山考察,天气恶劣,学生们草草画完图就跑到车里,可等了半天也不见老师回来,原来他仍在外面仔细画图、记录……
 
正是刘东生对黄土的如此痴迷,这位地球环境科学研究领域的专家在2003年度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发E-mail给: 
    
| 打印 | 评论 | 论坛 | 博客 |
相关新闻 一周新闻排行

小字号

中字号

大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