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学 医药健康 基础科学 工程技术 信息科学 资源环境 前沿交叉 政策管理
 
来源:科学网 www.sciencenet.cn 发布时间:2008-3-9 22:59:10
刘东生发表论文目录
 
[1]刘秀铭 夏敦胜 刘东生 丁仲礼 陈发虎 J. E. Begét.中国黄土和阿拉斯加黄土磁化率气候记录的两种模式探讨[J].第四纪研究,2007,27(2):210~
 
[2]袁宝印 郭正堂 郝青振  彭淑贞  乔彦松  吴海斌 肖国桥  葛俊逸  孙斌  周鑫  尹秋珍 梁美艳  秦利  刘恋  姚政权   刘东生.天水-秦安一带中新世黄土堆积区沉积-地貌演化[J].第四纪研究,2007,27(2):161~
 
[3]刘东生.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来自环境演化研究的启示[J].求是,2007,(3):41~
 
[4]刘东生.程裕淇先生和《程裕淇文选》——祝贺《程裕淇文选》的出版[J].地质论评,2006,52(5):655~
 
[5]乔彦松 郭正堂 郝青振 尹秋珍 袁宝印 刘东生.中新世黄土-古土壤序列的粒度特征及其对成因的指示意义[J].中国科学:D辑,2006,36(7):646~
 
[6]刘东生.科学工作假说(Working Hypothesis)是科学创新的基础[J].第四纪研究,2006,26(5):673~
 
[7]刘东生 韩家懋 张德二 秦小光 张崧 靳春胜 刘平 姜文玲.降尘与人类世沉积——I:北京2006年4月16—17日降尘初步分析[J].第四纪研究,2006,26(4):628~
 
[8]刘东生.给深海沉积以生命的人——纪念中国黄土研究的挚友Nicholas John Shackleton爵士[J].第四纪研究,2006,26(4):497~
 
[9]顾兆炎 郭正堂 D.Lal J.Southon 刘东生.黄土和红粘土中宇宙成因核素定年的潜力:^10Be浓度与化学成分的关系[J].第四纪研究,2006,26(2):244~
 
[10]刘东生.发扬光荣传统,迎接新的挑战——为庆祝中国第四纪研究委员会成立50周年而作[J].第四纪研究,2006,26(1):1~
 
[11]刘东生.走向“地球系统”的科学:地球系统科学的学科雏形及我们的机遇[J].中国科学基金,2006,20(5):266~
 
[12]李玉梅 刘东生 洪业汤 朱咏煊 董丽敏 彭建华 韩家懋 万国江.动物牙釉结构碳酸盐碳、氧同位素测试方法的比较[J].高校地质学报,2006,12(3):384~
 
[13]刘东生.人与自然和谐发展[J].干旱区地理,2005,28(2):143~
 
[14]杨晓燕 夏正楷 刘东生.黄土研究与旧石器考古[J].第四纪研究,2005,25(4):461~
 
[15]郭正堂 刘东生.黄土与地球系统——李希霍芬对黄土研究的贡献及对地球系统科学研究的现实意义[J].第四纪研究,2005,25(4):443~
 
[16]刘东生.李希霍芬和“中亚人与环境”[J].第四纪研究,2005,25(4):405~
 
[17]秦小光 蔡炳贵 吴金水 王国安 刘东生.土壤温室气体昼夜变化及其环境影响因素研究[J].第四纪研究,2005,25(3):376~
 
[18]杨晓燕 吕厚远 刘东生 韩家懋.粟、黍和狗尾草的淀粉粒形态比较及其在植物考古研究中的潜在意义[J].第四纪研究,2005,25(2):224~
 
[19]蔡炳贵 程海 侯居峙 刘宏 王国安 刘东生.云南石林地区土壤侵蚀的石笋记录与现代观测[J].第四纪研究,2005,25(2):170~
 
[20]李玉梅 刘东生.升温处理对植物碳同位素测试结果的影响[J].岩矿测试,2005,24(1):23~
 
[21]刘东生.评《中国水土保持》[J].科学通报,2004,49(21):2227~
 
[22]沈承德 易惟熙 杨英 孙彦敏 金昌柱 刘东生 蔡炳溪.周口店猿人遗址样品“元素碳”浓度及其应用于人类用火证据探究的可能性[J].科学通报,2004,49(3):275~
 
[23]刘东生.关于是否在地层系统中取消“第四纪”(Quaternary)一名词的讨论和危机[J].第四纪研究,2004,24(5):481~
 
[24]刘东生.开展“人类世”环境研究,做新时代地学的开拓者——纪念黄汲清先生的地学创新精神[J].第四纪研究,2004,24(4):369~
 
[25]秦小光 吴金水 蔡炳贵 顾兆炎 刘东生.全新世时期北京-张家口地区与黄土高原地区风成系统的差异[J].第四纪研究,2004,24(4):430~
 
[26]吴文祥 刘东生.4000aB.P.前后东亚季风变迁与中原周围地区新石器文化的衰落[J].第四纪研究,2004,24(3):278~
 
[27]秦小光 蔡炳贵 吴金水 刘东生 王国安.北京灵山草地土壤CO2源汇和排放通量与温度湿度昼夜变化的关系[J].生态环境,2004,13(4):470~
 
[28]刘东生 熊卫民.人类世之反思访刘东生院士[J].科学文化评论,2004,1(2):101~
 
[29]刘东生.他们脚踏黄土走来——为《水洞沟——1980年发掘报告》作序[J].化石,2004,(2):9~
 
[30]刘东生.大洋钻探与我国古海洋学研究的国际意义[J].科学通报,2003,48(21):2205~
 
[31]顾兆炎 刘强 许冰 韩家懋 杨石岭 丁仲礼 刘东生.气候变化对黄土高原末次盛冰期以来的C3/C4植物相对丰度的控制[J].科学通报,2003,48(13):1458~
 
[32]李玉梅 刘东生.大荔黄土—古土壤序列δ^13CSC值及其古环境意义[J].科学通报,2003,48(5):486~
 
[33]王国安 韩家懋 刘东生.中国北方黄土区C—3草本植物碳同位素组成研究[J].中国科学:D辑,2003,33(6):550~
 
[34]旺罗 吕厚远 吴乃琴 吴海斌 刘东生.青藏高原现生禾本科植物的δ^13C与海拔高度的关系[J].第四纪研究,2003,23(5):573~
 
[35]刘东生.东西科学文化碰撞的火花——纪念德日进神父(1881~1955年)来中国工作80周年[J].第四纪研究,2003,23(4):345~
 
[36]刘东生.第四纪科学发展展望[J].第四纪研究,2003,23(2):165~
 
[37]杨小平 刘东生.距今30ka前后我国西北沙漠地区古环境[J].第四纪研究,2003,23(1):25~
 
[38]刘东生 秦小光 等.北京东灵山的全新世黄土[J].第四纪研究,2003,23(1):109~
 
[39]蔡炳贵 秦小光 吴金水 刘东生.陆地生态系统模型比较研究进展[J].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2003,22(3):232~
 
[40]李玉梅 刘东生 韩家懋 洪业汤 朱咏煊 董丽敏 彭建华.中国北方两种现代草地动物牙齿珐琅质δ^13C值与植被类型的关系初探[J].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2003,22(2):104~
 
[41]秦小光 刘东生 蔡炳贵 吕厚远.中国北方典型时段环境格局与植被演替区带及其对生态环境建设的启示[J].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03,1(2):1~
 
[42]刘东生.黄土与环境[J].科学新闻,2003,(4):8~
 
[43]余克服 刘东生 等.雷州半岛全新世高温期珊瑚生长所揭示的环境突变事件[J].中国科学:D辑,2002,32(2):149~
 
[44]吴文祥 刘东生.丁村旧石器遗址群的黄土地层研究[J].地震地质,2002,24(2):241~
 
[45]刘东生 李文漪.缅怀中国孢粉学和古植物演化学的奠基人徐仁院士[J].第四纪研究,2002,22(6):493~
 
[46]孙继敏 刘东生.洛川黄土地层的再划分及其L9、L15古环境意义的新解释[J].第四纪研究,2002,22(5):406~
 
[47]刘东生.水远山长路多花--尹赞勋院士诞辰100周年纪念[J].第四纪研究,2002,22(4):297~
 
[48]刘东生.黄土与环境[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2(4):7~
 
[49]余克服 刘东生 等.大亚湾扁脑珊瑚中重金属的年际变化及其海洋环境指示意义[J].第四纪研究,2002,22(3):230~
 
[50]刘东生.思念裴文中院士[J].第四纪研究,2002,22(1):1~
 
[51]熊尚发 刘东生 等.两个冰期—间冰期旋回的黄土记录及其古气候意义[J].地理科学,2002,22(1):18~
 
[52]余克服 刘东生 等.中国南沙群岛滨珊瑚高分辨率δ^13C的环境记录[J].自然科学进展,2002,12(1):65~
 
[53]刘东生.全球变化和可持续发展科学[J].地学前缘,2002,9(1):1~
 
[54]吴文祥 刘东生.5500aBP气候事件在三大文明古国古文明和古文化演化中的作用[J].地学前缘,2002,9(1):155~
 
[55]刘东生.最可爱的人[J].今日国土,2002,(5):16~
 
[56]靳桂云 刘东生.华北北部中全新世降温气候事件与古文化变迁[J].科学通报,2001,46(20):1725~
 
[57]吕厚远 刘东生.C3,C4植物及燃烧对土壤磁化率的影响[J].中国科学:D辑,2001,31(1):43~
 
[58]姜文英 刘东生 等.干旱化对成土碳酸盐碳同位素组成的影响[J].第四纪研究,2001,21(5):427~
 
[59]吴文祥 刘东生.4000a.B.P.前后降温事件与中华文明的诞生[J].第四纪研究,2001,21(5):443~
 
[60]吴文祥 刘东生.气候转型与早期人类迁徙[J].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001,21(4):103~
 
[61]刘东生.中国第四纪研究的若干问题[J].第四纪研究,2001,21(4):377~
 
[62]刘东生 孙继敏 等.中国黄土研究的历史、现状和未来—一次事实与故事相结合的讨论[J].第四纪研究,2001,21(3):185~
 
[63]孙继敏 刘东生.中国东北黑土地的荒漠化危机[J].第四纪研究,2001,21(1):72~
 
[64]刘东生.达芬奇名画中圣女安妮脚下的浊流沉积——艺术想象力和科学的前瞻性[J].化石,2001,10(1):5~
 
[65]吴文祥 刘东生.更新世中期气候变化与手斧文化扩散[J].地学前缘,2001,8(2):414~
 
[66]旺罗 刘东生.污染土壤的磁化率特征[J].科学通报,2000,45(10):1091~
 
[67]刘东生.侯德封——新中国第四纪科学研究的创始人,倡导者和支持者[J].第四纪研究,2000,20(1):9~
 
[68]顾兆炎 刘东生.中国第四纪黄土地球化学研究进展[J].第四纪研究,2000,20(1):41~
 
[69]刘东生.地质科学创新的先驱——侯德封院士[J].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2000,19(1):4~
 
[70]熊尚发 刘东生.南方红土的剖面风化特性[J].山地学报,2000,18(1):7~
 
[71]郭正堂 刘东生.中国黄土—古土壤序列与古全球变化研究[J].中国科学基金,2000,14(2):81~
 
[72]秦小光 刘东生.石笋微层的谱分析和北京地区1千年来的气候演变[J].地理学报,1999,54(6):543~
 
[73]洪业汤 刘东生.太阳辐射驱动气候变化的泥岩氧同位素证据[J].中国科学:D辑,1999,29(6):527~
 
[74]王先锋 刘东生.洞穴碳酸盐微层研究及其发展方向[J].地球科学进展,1999,14(3):286~
 
[75]刘东生 丁仲礼.“我国干旱半干旱区15万年来环境演变的动态过程及发展趋势”研究成果 …[J].中国科学基金,1999,13(1):39~
 
[76]郭正堂 N.Petit—Maire 刘东生.全新世期间亚洲和非洲干旱区环境的短尺度变化[J].古地理学报,1999,1(1):68~
 
[77]刘东生 张新时.青藏高原冰期环境与冰期全球降温[J].第四纪研究,1999,(5):385~
 
[78]刘东生 丁仲礼.季风区古环境演化的相似性与人类演化[J].第四纪研究,1999,(4):289~
 
[79]吕厚远 刘东生.末次间冰期以来黄土高原南部植被演替的植物硅酸体记录[J].第四纪研究,1999,(4):336~
 
[80]闵隆瑞 刘东生.第四纪地质图件和生态与环境图系的编制及展望[J].第四纪研究,1999,(3):198~
 
[81]王先锋 刘东生.石笋微层物质组成的二次离子质谱初步分析及其气候意义[J].第四纪研究,1999,(1):59~
 
[82]熊尚发 刘东生.末次间冰期—末次冰期转换时期斋堂黄土记录中的气候回返事件[J].科学通报,1998,43(17):1873~
 
[83]沈承德 刘东生.鼎湖山自然保护区森林土壤^14C测定及^14C示踪初步研究[J].科学通报,1998,43(16):1775~
 
[84]丁仲礼 刘东生.晚更新世东亚古季风变化动力机制的概念模型[J].科学通报,1998,43(2):122~
 
[85]任剑璋 刘东生.气候不稳定性记录研究的新进展[J].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1998,18(2):49~
 
[86]刘东生 刘嘉麒.玛珥湖高分辨率古环境研究的新进展[J].第四纪研究,1998,(4):289~
 
[87]罗运利 刘东生.昔格达组沉积环境演化与旋回地层学研究[J].第四纪研究,1998,(4):373~
 
[88]刘东生 郑绵平.亚洲季风系统的起源和发展及其与两极冰盖和区域构造运动的时代耦合性[J].第四纪研究,1998,(3):194~
 
[89]刘东生.“赤道海洋虹吸作用”假说[J].第四纪研究,1998,(2):180~
 
[90]刘东生 郭正堂.当前国际古全球变化研究的主要科学问题和任务:极地—赤道—极地大断面[J].地学前缘,1997,4(1):63~
 
[91]刘东生 李铁英.洞穴碳酸钙微层理在中国的首次发现及其对全球变化研究的意义[J].第四纪研究,1997,(1):41~
 
[92]孙继敏 刘东生.五十万年来毛乌素沙漠的变迁[J].第四纪研究,1996,(4):359~
 
[93]沈承德 陈肖柏 郑洪汉 易惟熙 刘东生.南极乔治王岛燕窝湖沉积物^14C-AMS测定及研究[J].地球化学,1995,24(C00):1~
 
发E-mail给: 
    
| 打印 | 评论 | 论坛 | 博客 |
相关新闻 一周新闻排行

小字号

中字号

大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