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学 医药健康 基础科学 工程技术 信息科学 资源环境 前沿交叉 政策管理
 
作者:孙琛辉 陈彬 来源: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08-2-19 4:40:7
科学时报:网络时代的大学图书馆何去何从
 
 大学图书馆应成为知识集散地
 
虽然高校现在已经放假,但图书馆仍是一些留校大学生的好去处。浙江大学一些留校学生表示,在图书馆不仅能享受安静舒适的环境和学习氛围等,还可以随意阅读馆藏书籍。不过,有专家表示,大学图书馆不应该只是一个简单的借书还书的地方,还应该是知识汇集与传播的地方。
 

 

图书馆的使用者也要提高素质、注意保护图书。朱建华/摄
 
软硬件设备已达标
 
近年来,大学图书馆有了很多发展。不少学校都建了新馆,从设备到面积都较之以前有大的改善。
 
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图书馆,记者发现,宽敞的房间里,各种书籍整齐有序,同学们可以随意翻阅自己喜爱的书籍。一位研三的学生小李告诉记者,他感觉图书馆变化很大:“大一时我们不能进去拿书,只能通过索引查找,找书的工作量很大,而且单凭书名借回去的书不一定爱看。现在到图书馆看书、借书变得像逛超市一样了,可以自由翻阅,节省了很多时间。”
 
小李还告诉记者,没事的时候,他也喜欢带上笔记本电脑到图书馆,这里可以无线上网,这一优势使得图书馆阅览室外面的休息椅上也总是座无虚席。
 
据浙江大学图书馆常务副馆长、中国图书馆学会理事竺海康介绍,浙江大学图书馆2000年建成的新馆已和国际接轨,某些方面甚至超过了国际水平。该图书馆藏书量目前是500多万册,理、工、农、医等12大类学科都有一定数量的书籍。软件方面,浙大图书馆采用国际先进的管理软件;硬件方面,存贮设备、自动化的管理设备以及环境设施都已经达到甚至超过了国际标准。
 
除了学校图书馆,浙大各个学院还有图书馆分馆。各个分馆资料室的整合,按照学科分类建分馆的原则,相当于按照学科群的思路来办分馆,这使资源的有效利用、资源的采集效率也有所提高。
 
据复旦大学图书馆馆长葛剑雄介绍,整体来看,大多数学校的图书馆管理质量都有一些提高。教育部规定了每位本科生拥有的图书馆面积,很多学校已经达到并超过了这个标准。高校用于买书的经费增加了。同时各个学校采购的外文图书和期刊以及采用的外文数据库的数量也有很大增加,有些学校,如北大、浙大、复旦等可以由教育部集中拨款采购,大家互相之间文献传递、共同借阅,国外差不多一半以上的人文社会科学的著作和大多数核心刊物都可以配全,一些主要数据库国内高校特别是重点高校也都有了,这些是比较好的变化。
 
两个瓶颈
 
高校图书馆与实验室、信息网络并称为新时期高校建设的三大支柱。任何一所高校都有自己的图书馆。但是国内各个大学图书馆的水平参差不齐。现存的问题主要有两方面,一是经费,二是如何把握开放程度。
 
葛剑雄提到,办图书馆最大的问题依然在于经费。由于以前长期缺少经费,所以对于一些高校,特别是新建的学校来说,一些新出的书可能能够买到,但要把基本的图书资料配全却不容易。比如古籍,现在很难买到,所以有些学校只能买几部《四库全书》。所以,近年来,一方面图书馆的经费尽管有了不小的增加,但以前的缺口比较大,补齐具有很大的难度;另一方面,国内外的书价每年都在涨,尤其是国外的涨幅更大。以国外的数据库为例,以前大多是以优惠的价格卖给国内,现在很多数据库都已经开始涨价。“如网络版Science,今年通知将涨价100%,明年就要涨到200%,而且还要根据点击量收费。今年我们已经被迫取消了订阅,这种情况目前非常普遍。”
 
竺海康也提到了图书馆的运行经费问题。他介绍,图书馆是依靠学校拨款的,学校虽然也考虑到了涨价因素,每年以10%的幅度增加了拨款额度。但图书馆的经费依然是没底的。
 
图书馆开放到什么程度一直饱受质疑。学生公德素质在一定程度上的下降,是造成目前高校图书馆开放度不高的一个重要原因,在图书馆中,故意损书和偷书的现象一直存在。有的学生认为某本书对自己很有帮助,就会故意将书放到其他类别的书中间,让其他人找不到,从而方便自己查阅。这些都必然会影响到图书的流通。
 
葛剑雄说,这是一个恶性循环,正因为学生这样的行为,管理员会借口书不安全,限制一些书籍的流通,这就影响了图书馆的开放程度。“学校开放需要一定的硬件设备,一些国外比较好的大学,一方面开放度很高,另一方面监控系统也是很发达的,这点我们目前是做不到的。”
 
“我认为最终肯定要达到图书馆的完全开放,但我们也需要逐步适应,在这个过程中去解决遇到的一些问题。”葛剑雄说。
 
两种图书馆各有长处
 
清华大学博士生夏春海告诉记者,他很少去学校的图书馆,更倾向于去数字图书馆找资料。而事实上,在网上找资料已经成为了现在高校师生的首选。
 
针对网络图书馆是否冲击了现实图书馆的问题,葛剑雄认为,这两者之间并不存在矛盾。“比如刚刚进入大学的学生,我们当然要求他们进图书馆,但到研究生阶段做论文,大量的资料就必须通过网络查找,这两者不矛盾。”他认为,读书也并不是简单地找到信息和资料,它还是一个学习的过程,拿一本书慢慢看,这个效果也并不是哪一个电脑平台上快速的搜集所能比的。
 
对于网络图书馆与现实图书馆的关系,葛剑雄认为应该从两方面来看。“我们也订了很多数据库。我认为如果纯粹地收集资料,的确应该充分地利用网络,没有必要到图书馆去。但是大学阶段还有一个进一步学习研究的任务,还有陶冶情操的任务,这不是仅仅找资料就能完成的。而且不少数据库或网络上的资料并非原文,必要时还得找原书核对。有些文学作品的阅读也是一个欣赏的过程,不能追求速度,更加不是速度所能代替的。”正因为这样,纸本图书和网络图书,图书馆和网络终端各有各的用途。所以一方面不能简单地把图书馆人数的减少就当成图书馆衰落的象征,另一方面,图书馆的优越性也不是网络和终端可以取代的。
 
“就像写字一样,如果仅仅是为了表达意思,电脑便利而且速度快,但如果把写字当成一种艺术,就根本不要追求快,更不能被电脑取代。”葛剑雄表示。
 
作用何在
 
实际上,对于图书馆的地位与作用,从学校管理层到学生都有误区。
 
江西师范大学图书馆馆长周洪认为,由于对于图书馆的重视程度不够,图书馆质量在下降。她说,图书馆是过去高校科研学术所必备的设施,现在却成为了教学辅助单位,地位已经有所下降。图书馆管理理念本应该是为读者服务,提供读者所需书目、书籍和本课题的研究成果状况,但现在却成为收容高校工作人员家属的单位。图书馆的员工专业水平低,当然有些工作他们就没有能力做,所以当下图书馆并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葛剑雄在由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所长、历史地理研究中心主任改任为复旦大学图书馆馆长时,对他的这份新工作,大家的看法不一。葛剑雄说:“我到图书馆去做馆长,有人认为学校能让学者管理图书馆,表明学校开始重视图书馆了;而有些人则向我庆贺,认为我找到了一份‘闲差’。”他认为,从这件事可以看出,还有些人认为到图书馆工作依然是不胜任其他工作的人的无奈选择。然而在国外,图书馆馆长通常会由一所学校中知识最渊博的人担当。
 
在我国,目前高校由学者管理图书馆的大学也越来越多。据竺海康介绍,尽管各个学校的图书馆的差异也很大,但是清华、北大、浙大等名校的馆长都是由德高望重、博导以上、知名度比较大、学术造诣比较深、管理上也有一定经验的人来当馆长。
 
从学生讲,有的学生到图书馆也并不是为了需求知识。有的只是为了利用它的网络做作业,有的认为图书馆安静点,有的甚至觉得夏天图书馆凉快,这些观念本身都是有问题的。但这要改变,不是造间房子、买几个沙发就能解决的,除了领导观念的转变外,还包括整个大学人文素质的全方面提高。
 
葛剑雄认为,首先图书馆应该能让学生老师自由地在那里学习、体会、讨论,广义的图书馆不应仅仅有书,还应包括杂志、报刊地图、艺术品,不仅只有纸质的传播媒体,还应有人在那里研究讨论。总之,应该是一个知识汇集的地方、一个知识传播的地方,也是一个知识为人所吸收的地方。
 
“图书馆管理工作者的观念也需要转变。”葛剑雄说:“我曾对馆员有种极端的说法,如果把门关起来把书保管得好好的,这不是应该得到表扬,而是批评。相反,如果在开放过程中,即使书籍有所损耗,只要发挥了作用,还是应该受到表扬的。这里有一个观念的问题,有些高校现在保存有一些古籍、善本,我们的主要精力通常是保证它不坏、不丢,而不是如何利用,这个观念在高校中是普遍存在的。”
 
上海大学图书馆副馆长黄仁浩在一篇署名文章中也指出,图书馆在大学生的信息素养培育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他认为,要让大学生在图书馆的学习和研究过程中与图书馆员、文献、信息设施、信息技术、信息规范和道德共存互动、教学相长、相得益彰,应促进大学生高标准的信息素养培育,完善为大学生进行信息素养培育的机制。
 
发E-mail给: 
    
| 打印 | 评论 | 论坛 | 博客 |
相关新闻 一周新闻排行

小字号

中字号

大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