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学 医药健康 基础科学 工程技术 信息科学 资源环境 前沿交叉 政策管理
 
作者:宁堂原 蒋高明 来源: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08-9-19 2:3:33
食物安全用“饭”还是用“药” 从三鹿事件说开去

 
震惊中外的“三鹿奶粉”事件再次敲响了食物安全警钟。其实,屡屡出现的食品安全问题还得从源头说起。
 
为提高粮食单产,人们使出了浑身解数,但无论哪种措施都没有离开化肥和农药这两大“法宝”。据有关部门估计,粮食增产中的30%来自化肥贡献,农药挽回的粮食损失达15%。中国化肥用量为4124万吨/年,农药120万吨/年以上。然而,农药和化肥的过量使用造成严重的土壤、地下水、河流、湖泊污染。
 
除此之外,人们的生命健康还受到直接或间接损害。蔬菜尤其是反季节蔬菜的生产,因种植结构单一,加上连茬种植,病虫害猖獗,施加的农药更多、更毒、更频,造成高毒农药残留,严重威胁食物安全。
 
食物安全隐患远不止这些。以前要1年才能长大的猪,现在4个多月就能出栏,肉食鸡在激素的作用下可在45天内出笼。生产者因了解生产过程的危害,从来不吃自己的产品,任其流向市场。目前,人工饲养环境下长大的鸡、鸭、鹅、猪、鱼、虾、龟、贝、牛、羊等等肉类产品,或多或少地摄入了激素、瘦肉精、安眠药、苏丹红甚至避孕药等等天然食物链中原本不存在的东西。
 
我们知道,吃饭可以填饱肚子,让人体更加强壮,并可增强对疾病的抵抗力;吃药虽能够治病,但长期下去人体必垮无疑。
 
概括地讲,围绕提高食物生产有两个主要方向:化学化和生态化。化学化强调以某类化学产品的使用,达到直接增产效果,如施肥高产、喷农药防治病虫害、洒除草剂去“杂草”、加抗生素治疗畜禽疾病等等,但这个做法的缺陷是以质量(风味、环境、人体健康)下降为代价的。将工业原料三聚氰胺直接加入到婴幼儿奶粉中,造成婴儿肾结石甚至死亡,更是化学化带来不利影响的极端例子。生态化强调用生态学的原理,采取元素循环、延长食物链、增加生物多样性做法,增加土地总生产力或经济效益,其突出特点是“健身”以“防病”,其缺陷是产量有可能下降。
 
那么,如何避免产量下降,推进我国食物生产的生态化呢?根据我们多年的研究经验,建议如下:
 
第一,国家合理投入,调动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农民为什么乐意采用化学化技术,而不采用生态化技术呢?根本原因在于从事农业生产“赚头”不大。为了尽早进城去打工,对于农业生产采取“怎么省事就怎么干”的办法,化学化恰好满足了这个要求。生态化初期投入多,经济效益相对低,妨碍了农民在生态化方面的探索。只有种地人积极性提高了,国家的食物安全才能得到根本保障。国家应适当增加投入,奖励生产者采用生态化技术提高产量。
 
第二,实行优质优价,增加农民收入。采取生态化技术,单位时间的经济收益会受到影响。如果损失的部分得不到合理的价格补偿,或者“饭”还不如“药”好卖,那么农民就索性多搞“药”。只有优质优价,农民才会在技术选择上更多地向生态化倾斜;城里人才能将用来看病买药(病从口入)的费用投资到健康食物上来。
 
第三,加大对有害农产品的查处力度,国内农产品质检不能永远“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第四,加强生态化理论与技术研究。我国现有耕地中,高产田仅占1/3,2/3为中低产田,农田生态化是改造中低产田的最佳途径。增施有机肥、秸秆养殖、过腹还田、粮禽互作、林禽互作、草原养禽等均能有效地提高“大粮食”产量。应围绕“动物福利”,加强养殖新技术研究,避免现有畜禽“速成班”现象。在以人为本的前提下,也应该让动植物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下快乐成长。
 
解决国民 “吃饭”问题,就必须尽早让“药”靠边站。强化生态化技术,既能从质上确保食物安全,更能从量上破解我国食物短缺难题。
 
(宁堂原为山东农业大学农学院副教授)
 
《科学时报》 (2008-9-19 周末评论)
发E-mail给: 
    
| 打印 | 评论 | 论坛 | 博客 |
读后感言:
相关新闻 一周新闻排行

小字号

中字号

大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