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学 医药健康 基础科学 工程技术 信息科学 资源环境 前沿交叉 政策管理
 
作者:易蓉蓉 来源: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08-12-5 2:22:9
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获得者韩喜球:海底资源宝库探寻者

 

调查和研究海底资源,是她工作的重中之重。
 
她的足迹踏遍六大洲18个国家和地区,下过太平洋、印度洋和大西洋,去过东海、南海、地中海和加勒比海。
 
38岁时她成为中国大洋科考的第一位女首席科学家,领航第19航次大洋科考第三航段,这个航段在印度洋中脊发现了4个新的热液活动区——她就是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研究员韩喜球。
 
在黑暗的大洋洋底探寻海底资源
 
2005年,我国“大洋一号”科考船首次横跨三大洋作环球科考,拉开了中国全面寻找国际海底区域热液硫化物资源的序幕。大洋环球航次的凯旋,入选2006年中国十大科技新闻。她在太平洋航段和印度洋航段中担任首席科学家助理,和其他科学家一起在印度洋和太平洋探测到了若干新的热液异常,并在已知热液区观察到海底热液喷口及其周围生机勃勃的生命图景。
 
2006年10月,她参加了德国科考船在大西洋中脊Logachev热液区的钻探航次。2007年初,在我国大洋第19航次科考中,她是第二航段的首席助理和第三航段的首席科学家。此前,中国大洋考察的首席科学家都是男性。
 
第二航段在西南印度洋脊发现首个正在活动的海底黑烟囱,实现了中国人在该领域零的突破。第三航段发现4处新的热液活动区,均有明显甲烷异常和浊度异常,其中3处观察到海葵等热液区生物,另一处观察到热液矿化现象。此外,在已知热液区观察到热液喷口景象。整个航段取到了大量的多金属硫化物、海底玄武岩、地幔岩、锰结核和沉积物样品。
 
海底热液活动区被视为海洋科学近几十年来最为重要的科学发现之一,在矿产资源、生命起源、古代海洋地质等方面极具科研和开发价值,目前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这方面的研究。但是,茫茫大海到哪里找直径100多米的热液活动区?科考船的万米同轴缆拖着仪器,在海底一寸一寸地寻找目标。通过传感器原位探测和海底观察及地质取样等手段,寻找海底热液硫化物资源。
 
自从1976年美国阿尔文号深潜器首次发现海底热泉及其周围的生命绿洲以前,人们一直认为数千米深的海底一片漆黑,是生命的禁区。韩喜球还清楚地记得,在首次大洋环球航次时自己第一次在印度洋中脊已知热液喷口附近观察到热液喷发的情景。“在2500米深的印度洋底,热液流体从海底喷射出来,在这个高温、高压、缺氧、没有阳光、富含重金属的有毒环境里,我们观察到非常密集的海葵、虾和螃蟹等生物。我们用电视抓斗取样器成功地抓取了一块像树桩一样长达50公分的热液硫化物烟囱体,上面附着有藤壶、海葵等热液生物,还有许多肉眼看不见的微生物。”
 
韩喜球说,地球孕育生命初期的环境跟海底热液喷口环境很类似,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生物是如何从无到有、逐渐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生态系统的呢?如果能够找到这些生物在极端环境生存的秘诀,也许可以给遇到矿难的人们、高原工作者等很多非常规环境下生存的人们带来生命保障。
 
征服大海,征服“大洋一号”
 
参与过大洋科考的人都知道,航次的成功与首席科学家及其团队作出正确的决策密切相关。首席科学家是一个荣誉,更意味着责任。科考船的考察路线怎么安排;从哪里开始着手调查;船上人员的工作如何安排;作哪些调查;仪器发生故障怎么调整……这些大大小小的问题,都需要首席科学家操心。
 
“‘大洋一号’一天燃油约12吨,约需10万元人民币,加上仪器设备和人员费用,一天的成本就需要20多万元,所以我们在海上的考察是不分昼夜进行的。”韩喜球说,当首席科学家,每一分钟弦都绷得很紧,不敢有一丝一毫的松懈。“大洋一号”的马达不停地运转,她的工作也不停地进行着,有时候只能靠在椅子上打个盹儿。
 
船上的网络通过卫星传输,因此价格较昂贵,一天两次定时跟外界交换信息,不可以访问国内网站,一般只允许收发数千字节的电子邮件。饮食上也不尽如人意,由于条件的限制,绿色蔬菜较缺乏,“国内起航时带的蔬菜时间久了都烂了,鱼和肉冻上几个月后也失去了本来的味道”。
 
如果说这些困难都可以克服,恶劣天气带来的挑战和威胁却让人无可奈何。韩喜球负责的航段是从南非港口城市德班开始,船一起航,德班沿海就遭遇80年不遇的特大台风。“无法形容我当时那种紧张焦虑。原本5天的路程,走了6天,损失了1天的时间。时间一分钟都耽误不起,否则后面的航段将无法衔接,而且太恶劣的海况也无法进行考察,放入海中的仪器在狂风恶浪肆虐下很容易被撞坏或丢失。如果贵重的仪器在我手里丢掉,下面的航次将无法进行工作……”那几天,韩喜球无法成眠。快要到达预定海域的那天上午,海况依然一塌糊涂。谁知中午到达调查区时,西南印度洋突然风和日丽,平静异常,整个科考船一片欢呼。
 
长期呆在船上,很容易产生苦恼。在船上,韩喜球很注意主动了解大家的思想动态,及时处理反映出来的问题。“我们在船上会组织学术沙龙,组织唱卡拉OK。2007年三八妇女节,我们船上仅有的5位女同志还戴着漂亮的丝巾,跑到甲板上摆成千手观音的造型照相,很有趣。”韩喜球用女性的细腻特质为首席科学家作出新的注解。
 
板凳须坐十年冷
 
本科就读于成都地质学院的她,偶然中选择了地质学专业。然而4年的学习让她爱上了这门能够透视地球内部奥秘的专业。“有人问我的名字,是否后来改的,我告诉他没有。大概我父母有先见之明,知道我喜欢探寻地球的奥秘。”
 
因为成绩优异,她被免试保送攻读硕士学位,导师是沉积学界著名的曾允孚教授、张锦泉教授和陈洪德教授。1993年毕业后到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从事海洋地质工作。“在老同志的帮助下,加上自身努力,我很快入门,并成为研究骨干。”韩喜球从1995年开始陆续发表一些研究论文。几年下来,她逐渐发现了一些科学问题,并形成了自己的研究思路,先后申请到国家海洋局青年科学基金和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等。1998年至2001年,她又抽空到浙江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导师是金翔龙院士和杨树峰教授。她首次研究发现大洋多金属结核的密密匝匝的生长纹层与地球轨道周期驱动的全球气候变化有关,提出利用地球轨道周期法对结核进行高分辨率定年。她的博士论文荣获第二届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提名奖,主要研究成果在国际高水平学术期刊上发表。“那是个自我奋斗的10年,白手起家,有点艰难、有点清苦,但我脚踏实地,认真积累。”
 
板凳须坐十年冷。“我最近6年的进步与德国‘天然气水合物之父’SUESS教授有密切的关系,是他为我打开了一扇通向国际的门。而我所获得的各种宝贵机会则与单位的培养和我国对大洋工作的日益重视分不开。”韩喜球说。
 
2001年5月,德国基尔大学海洋科学研究中心主任SUESS教授来第二海洋研究所访问,韩喜球的研究给他留下深刻印象。11月,韩喜球突然收到他的来信,邀请她赴德作特邀报告,所有费用由他主持的SFB574项目支付。“我当时都不敢相信这是真的。我关上门,激动地把那封电子邮件看了又看。”12月18日,韩喜球第一次出国作学术报告。
 
2002年至2005年,韩喜球三赴德国做访问学者和博士后合作研究,从事与天然气水合物相关的海底冷泉研究,并促进了中德合作开展南海天然气水合物调查研究。她通过融入德国优秀的学术团体,在学术思想和作风方面受到国际化熏陶,视野得到拓展。
 
一个成功女人背后站着一个男人
 
韩喜球每次出海考察,就把家扔给丈夫施通富,她大学时的校友和老乡。就在韩喜球在北京领取2008年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时,施通富全程陪同,又是担任摄影师,又是担任秘书,指出她发言稿中的错别字,真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护航使者”。
 
而12岁的儿子施拓宇已经习惯了妈妈的长期不在家,非常独立和懂事。从印度洋海域科考回来,韩喜球精心制作了一个多媒体,到学校为儿子的同学们讲解大海的无穷奥秘。谁说这次讲座不会给他们埋下科学探险的种子?
 
“科学研究没有捷径,唯有长期坚持,多年积累,不停求索。”腹有诗书气自华,这位气质高雅、短发长裙、个性开朗的女科学家征服了“大洋一号”上的每一位同事,征服了热衷于海洋探险的学生,征服了2008年“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的评委……
 
《科学时报》 (2008-12-5 A1 要闻)
发E-mail给: 
    
| 打印 | 评论 | 论坛 | 博客 |
读后感言:
相关新闻 一周新闻排行

小字号

中字号

大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