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学 医药健康 基础科学 工程技术 信息科学 资源环境 前沿交叉 政策管理
 
作者:刘京京 来源:财经网 发布时间:2008-11-21 11:31:5
中美食品安全研讨会:专家聚首研讨三聚氰胺

三聚氰胺可用于胶黏剂的组成部分,从而接触食物。
 
无论是中国今年的“毒奶粉事件”,还是美国2007年的“宠物毒粮事件”,三聚氰胺都在其中担当了“不光彩”的角色。也因此,在11月19日的中美食品安全研讨会上,“三聚氰胺与人类健康”成了中美两国食品安全领域专家共同关注的话题。
 
然而,对这个生活中时时可见的化工原料,我们所未知的也许比已知的要少得多。
 
神秘的5.6%
 
在研讨会上,中国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下称中国CDC)应急办副主任王子军公布的一份“三聚氰胺流行病学调查初步研究”,成了中美两方专家讨论最多的题目。
 
研究小组在“毒奶粉事件”期间,对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的2085名0-3岁婴幼儿进行了调查。有348名婴幼儿检测出肾结石(按结石直径大于2毫米统计),占受调查人数的17%,其中单侧结石235人,双侧结石113人。
 
大部分患儿都曾经食用“三鹿牌”奶粉,或为单用,或为与其他品牌奶粉合用。但也有399名婴儿只食用了其他品牌的奶粉,其中38名也出现了肾结石症状。还有八名患儿,未曾食用过任何品牌的奶粉,却也出现了结石,占未食用奶粉的婴幼儿总数的5.6%。
 
这5.6%的婴幼儿为什么会患上结石?是否可能因为其他饮食中也含有三聚氰胺?美国专家对此颇感兴趣。王子军表示,这些婴幼儿的食物主要是母乳之外的其他来源的乳品,如当地奶农所产的鲜奶;也不能排除婴儿的其他饮食中含有三聚氰胺的可能性。
 
婴幼儿泌尿系统结石虽然少见,但除了三聚氰胺,也还有其他因素可导致结石,例如遗传异常、感染、解剖缺陷、代谢异常等。但上述5.6%的患儿具体病因为何,目前还不明朗。
 
这份流行病学研究还表明,在399名只食用其他品牌奶粉的婴儿中,有8人只食用“完达山”牌奶粉,其中2名出现肾结石症状;有17人只食用 “摇篮”牌奶粉,其中3人出现肾结石症状;有72人只食用 “雀巢”牌奶粉,其中10人出现肾结石症状;有16人只食用“圣元”牌奶粉,其中2人出现肾结石症状等。然而,在国家质检总局9月17日公布的检查结果中,“完达山”、“摇篮”的婴幼儿奶粉并未检出三聚氰胺。
 
长期影响令人担忧
 
美国专家在研讨会上表示,在去年的“宠物毒粮事件”中,有宠物因急性中毒而被送往医院接受治疗,在度过急性期后,这些宠物离开医院。但一段时间以后,部分接受治疗的宠物出现了肾衰竭。这提示,三聚氰胺也许对生物体有长期影响。这也成了中国专家关心的话题。
 
不过,中美两国的事件存在着一定差异。在美国“宠物毒粮事件”中,结石的主要成分是三聚氰胺和三聚氰酸形成的结晶;而在中国,结石的主要成分是三聚氰胺和尿酸,并未检出三聚氰酸。
 
因此,中国的患儿是否会受到三聚氰胺的长期影响,显然还需要长期的跟踪和随访。
 
难以隔绝的三聚氰胺
 
“毒奶粉事件”发生后,中国卫生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等部门联合公布了乳制品及含乳食品中的三聚氰胺临时管理限量值。当时曾有人表示疑问,既然不许添加到食品中,为何还要规定限量值?
 
其实,三聚氰胺经常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它可能通过多种途径进入到人体。
 
来自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的顾炎介绍,三聚氰胺可用于胶黏剂的组成部分,从而接触食物;三聚氰胺甲醛树脂(密胺)由于其耐热的属性,被用于制造餐具,在酸和热的环境下,其中残余的三聚氰胺会迁移到所接触的食品中;三氯三聚氰胺则可以作为消毒溶液,用于食品加工设备、餐饮器具及其他食品接触材料的消毒。
 
因此,美国严格限定了各类材料中三聚氰胺的迁移量。在正常状况下,美国人每天摄入三聚氰胺的量是7-15微克/千克体重/天,不足以对人体产生危害。
 
中国CDC营养食品所副所长王竹天则表示,他们在近期对中国食品包装材料中的三聚氰胺进行了检测。研究人员从超市采集了22个成型样品,包括六个密胺制品、13个聚丙烯材质制品、三个聚碳酸酯材料制品;他们还从三鹿、三元、伊利等企业取得了15个奶制品包装材料样品。
 
检测结果表明,除了三个密胺制品(占密胺制品的50%),其余制品在模拟溶剂中均未检出发生迁移的三聚氰胺。发生迁移的密胺制品,其迁移量也很低。
 
不过,中国目前仅对密胺中三聚氰胺的总迁移量制定了标准,但对油墨、纸等材料中的三聚氰胺迁移量却未制定标准。因此,尽快完善标准,并确保不合格产品不会进入市场,也是中国政府需要完成的任务。
 
此外,全国饲料评审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王黎文也表示,三聚氰胺可能随着缓释肥、灭蝇胺(杀虫剂)、环丙氨嗪(兽药)、旧包装袋等途径污染饲料。中国政府目前正在组织制定饲料中三聚氰胺的限量值。
 
发E-mail给: 
    
| 打印 | 评论 | 论坛 | 博客 |
读后感言:
相关新闻 一周新闻排行

小字号

中字号

大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