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学 医药健康 基础科学 工程技术 信息科学 资源环境 前沿交叉 政策管理
 
作者:陆琦 来源: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08-10-31 3:2:48
北京空气质量:奥运后任务更艰巨

 

石广玉 1942年10月生。1968年毕业于山东大学物理系,1982年2月获日本东北大学理学博士学位。1986年至1988年受聘为美国大气与环境研究公司(AER)高级研究员,1991年6月至1992年2月先后应邀在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大气科学研究中心(ASRC/SUNY)、澳大利亚联邦科学和工业研究组织(CSIRO)短期工作,1993年11月至1994年5月被聘为日本东京大学气候系统研究中心客座教授,其他时间一直在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工作。长期从事大气辐射、温室气候效应以及全球变暖的研究,对目前国际上最有前途的一种新型大气辐射模式k-分布大气辐射模式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他所提出的利用吸收系数重排的方法处理相关k-分布比国外同类研究至少早8年。从1986年起,参与了多项与气候变化和大气化学有关的国际合作研究;1993年9月被聘为联合国环境署全球环境机构科学技术顾问团(STAP,GEP/UNRP)专家。目前的主要研究课题有:1.辐射、动力、化学耦合模式的开发及大气成分变化引起的气候、环境效应;2.大气辐射理论与观测研究。
 
奥运会如火如荼进行的8月,北京空气质量全部达标,空气污染指数由2007年的平均81下降到了今年的平均56,同比下降30.9%以上,北京兑现了奥运会期间的“蓝天”承诺,这也是过去10年北京市民从没有享受过的好空气。
 
然而,离残奥会结束已经一个多月了,人们开始担心,北京的蓝天能够保持多久?
 
对此,记者采访了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石广玉。“北京市的大气污染是一种复合型污染,今年的情况尽管比前几年要好,但是要真正改善北京市的空气质量,难度很大。”石广玉并不乐观。
 
气溶胶:首要污染物
 
石广玉指出,北京市的大气污染物主要是气溶胶和臭氧。
 
大气气溶胶是指悬浮在大气中的固态或液态颗粒物,其直径一般在0.01微米~100微米之间。它既是影响地气系统辐射平衡的重要辐射强迫因子,也是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成分之一。
 
石广玉指出,当大气中气溶胶浓度达到一定程度时,不仅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气溶胶粒子还会通过反射、散射和吸收太阳及红外长波辐射等作用造成气候效应。
 
大气气溶胶有自然源与人为源两类。自然源气溶胶主要包括海盐和沙尘气溶胶,而人为源气溶胶则来源于城市建设、工业活动、燃料燃烧和汽车尾气排放等人类活动。
 
随着北京城市化建设的不断推进以及工业化过程的快速发展,大气气溶胶所引起的能见度下降、可吸入颗粒物增加等大气污染问题,日益得到社会各界和政府的重视。
 
如果某地连续多日出现大气稳定静风少雨的天气,并有逆温层(大气温度随高度升高而升高)存在,容易导致气溶胶难以扩散,积聚在大气中,也会导致特定时间气溶胶浓度上升,大气能见度较差。石广玉说:“气象因素在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并不一定反映局地总体排放强度升高。当然,如果在北京地区盛行风上游气溶胶排放控制得不好,则会随风输送到北京地区,造成北京气溶胶浓度增高,影响空气质量。”
 
有研究表明,北京大气中的首要污染物是可吸入颗粒物,其含量比举办过奥运会的城市,如洛杉矶、赫尔辛基、巴塞罗那等相比要高了数倍甚至10倍以上。因此,为了保障奥运会及残奥会期间北京的空气质量,兑现申奥庄严承诺,北京市人民政府发布了《关于2008年北京奥运会残奥会期间本市空气质量保障措施》的通告。
 
石广玉通过粒子计数器观测,得到了2006~2008年7~9月北京市大气气溶胶数浓度数据,比较了2008年奥运期间与前两年同期大气气溶胶粒子数浓度及粒子谱的分布特征,试图探究空气质量保障措施的实施对奥运会期间北京大气气溶胶浓度产生的可能影响。
 
“通过对比2008年与前两年的气溶胶数浓度资料,我们发现粗粒子气溶胶数浓度比前两年明显下降,降幅达到50%以上;而细粒子气溶胶数浓度与往年相比并没有减少,在0.3微米~0.5微米粒径范围反而有所增加。”石广玉说:“由于粗粒子在体积谱中的绝对优势,2008年粗粒子的大幅下降使得气溶胶质量浓度明显比2006、2007年下降,仅有83μg/m3,达到了国家空气2级质量标准。”
 
这表明北京市奥运期间空气质量保障措施的实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令人有些意外的是,被认为主要是由人为产生的细粒子的数浓度非但没有明显减少,反而略有上升,相反是粗粒子明显减小。
 
石广玉分析,原因可能是,北京夏季气溶胶有相当部分来自于外部输送,细粒子比粗粒子在空气中停留的时间长,更容易被输送过来。而且北京夏季多刮南风,而北京西北东三面环山,不利于空气扩散,细粒子易于堆积。建筑业和汽车飞尘被认为是城市粗粒子的两个重要来源。空气质量保障条例中有建筑业全面停工,强化道路清洁和加强机动车管理这几项规定,这对于粗粒子的显著减小有重要影响。
 
“当然,这还需要配合兄弟单位相关气溶胶成分元素分析的结果,来最终确认减排限行等污染防治措施是否能够真正有效地改善北京市空气环境质量。”石广玉说。
 
臭氧:最头疼的难题
 
为了在奥运会期间切实保障运动员的竞技状态、身体状况,除可吸入颗粒物,臭氧也是必须要控制的。据了解,虽然臭氧浓度并不在奥运承诺范围,但为了运动员的健康,北京已经在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治理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
 
臭氧是大气中一种重要的微量气体,其浓度和垂直分布的变化不但影响到达地面的太阳紫外辐射,并进而影响地球生态系统,而且直接影响平流层的温度结构和地气系统的辐射收支,从而影响地球气候。平流层和对流层臭氧对人类生活和地球气候、生态环境均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臭氧是国际上很多大城市都头疼的污染问题,它是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物在干燥的空气以及强烈的日光照射下产生的。
 
其实,长期以来,北京市臭氧浓度超标也是最让科学家头疼的难题。
 
为了兑现北京奥运会对环境污染控制的承诺,自1998年至今,北京市共投入1400多亿元用于治理环境污染,实施了13个阶段200多项措施,重点治理燃煤、机动车、工业和扬尘污染,具体包括机动车单双号限行和“黄标车”禁行,冶金、建材、石化等150多家重污染企业减排或暂停工,城区工地停止土石方工程和混凝土浇筑作业等等。
 
而早在奥运会之前,环境保护部就与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和山东6省区市联合制定了《第29届奥运会北京空气质量保障措施》,内容涉及控制燃煤污染、机动车污染、工业污染、扬尘污染等四大方面。除北京外,周边5省市协同实施了加强机动车管理、控制施工重点工序、重点污染企业减排等临时措施,无论是从规模还是其严格程度,在中国都是空前的。
 
按照这一系列措施规定,2008年7月20日至9月20日期间,北京市周边共21家重点排污企业和燃煤电厂,将采取压缩产量、调整运行方式、加强污染设施运行管理等措施,在确保达标基础上减排30%。
 
石广玉表示,与过去几届奥运城市相比,北京以及北京周边省市对于污染控制的减排力度是最大的,北京的空气质量在奥运期间呈现这样的状态,要非常感谢北京市和周边省市为此作出的巨大贡献。
 
从奥运中借鉴经验
 
奥运期间的单双号措施在对北京奥运期间臭氧浓度的控制上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问及此项措施的继续执行能否改善北京市的空气质量时,石广玉表示:“北京市的大气污染,治理成本大,治理难度高。如仅仅限制机动车单双号出行,并不一定会对解决污染起根本性的作用。”
 
他同时认为,北京市的空气污染单靠采取几个措施,或是单靠北京市采取措施,是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善空气质量的。这是整个华北地区的问题,华北地区经济发展快,污染排放也大,地区之间的相互污染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现象,单靠一己之力,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事实上,奥运会期间临时采用的措施,奥运会之后不一定原封不动地全都执行,但是可以积累经验,为下面进一步做好大气污染控制提供依据。譬如机动车单双号运行的问题,国务院已经发了通知,要求今后政府机关公用车每周都有一天停用。这样既节能,同时也改善环境,实际上就是沿用了奥运会期间采取的临时措施。
 
环境保护部部长周生贤认为,北京奥运会环境质量保障工作的成功,对于奥运会之后的环境保护工作至少有4点启示:首先,要树立信心,进一步增强在经济发展中解决环境问题、在保护环境中求发展的坚定性和自觉性;其次,改善城市环境质量,要立足于周边区域联防联控;第三,要采取污染治理和环境管理相互融合的综合措施;第四,要全面、准确、科学分析局地环境问题特征及其成因,从而提高解决方案或对策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北京市政府于9月27日发布了将于2009年实施的第十五阶段大气污染措施,共6个方面23条具体措施。这充分体现了中国政府借鉴奥运会空气质量保障的成功经验,在巩固奥运会环境保护成果的基础上,继续努力改善环境的信心和决心,开启了奥运会之后环境保护的新征程。
 
石广玉说:“政府的积极态度反映了对奥运后环境保护的高度重视,但同时仍不能消除奥运后污染反弹的忧虑,奥运后环境保护仍是一项的艰巨任务。”
 
目前,如何针对空气的流动性进行区域联合治理?如何解决好北京污水处理所带来的污泥处理问题而不至于二次污染?如何大力减少可吸入颗粒物造成的空气难题?如何借鉴奥运经验制定相关法规进一步限制北京周边城市的污染状况?这些都是当前亟须面对和解决的。
 
北京市的环境质量较差也许并不能完全归罪于人类活动。三面环山的地理环境,特别是春季由西风带从中国西部和西北部输送来大量沙尘粒子,年平均降水量不足600毫米的气候环境,缺乏充足的湿沉降过程清除大气中的污染物,给北京市的环境质量控制带来更为严峻的挑战。
 
石广玉强调,北京这样一个环境容量有限,又属于各项污染物并存的复合型污染特大城市,从长远发展看,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坚决不上污染项目;还要坚持减排措施,把污染物排放总量降下来,使空气质量稳定达标。总之,经济增长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打造一个常年环境友好的城市,除了有力的环境保护政策外,城市经济的绿色发展和城市居民的绿色消费都至关重要。为了让北京有更多的蓝天,使她成为一个更适于人居的城市,需要政府和每位市民更多的呵护!
 
《科学时报》 (2008-10-31 A3 北京论坛)
发E-mail给: 
    
| 打印 | 评论 | 论坛 | 博客 |
读后感言:
相关新闻 一周新闻排行

小字号

中字号

大字号